四川中路133號,始建於1921年,舊時是卜內門洋行大樓,新中國成立後曾是上海新華書店、上海商業儲運公司等辦公場所,為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築。
近年來,黃浦積極推進外灘“第二立面”(即非臨江外灘建築羣)功能置換工作,聚焦為外灘金融集聚帶擴容增能提供優質載體。
卜內門洋行大樓也被納入改造項目,整棟大樓迎來了百年來最徹底的一次整修與翻新。作為改造方的百聯資控,認為歷史建築再開發所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如何讓百年建築的生命得到延續,讓新舊事物在這裏碰撞交織,使歷史建築重煥活力。
據介紹,該座大樓是一座地上7層、地下1層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建築。原始功能上,地上部分除七層為設備房間、廚房及通風實驗室,五層東南角有董事會會議室外,其餘各層均為辦公;地下室為設備用房及儲藏室。建築外觀是帶有橫三段式特徵的新古典主義風格,顯示出有節制的巴洛克建築風格的影響,是20世紀20年代初新古典主義風格在上海的建築實例。
秉持着眼於傳承歷史,保護性開發的原則,百聯資控設計團隊多方調閲歷史檔案,結合現狀、原始設計圖紙照片和本次改造目標,審慎地制訂了項目的保護修繕方案,對這棟在歷史中浮沉、充滿故事的老建築開出了一張“處方”。
提高完整性:大樓現狀保存較好,但由於歷年功能調整,外立面附着物較多,各層室內重點保護空間風格不一。本次修繕依據優秀歷史建築的修繕原則,從大樓的建築風格、內部格局、使用功能和裝飾細部等方面出發,綜合考證,改善提高歷史建築的整體完整性,提升歷史建築的文化價值。
提高安全性:從分析大樓的歷史資料及現有狀況着手,審慎策劃新功能,通過現代計算手法、設計應用、施工工藝等各渠道努力,提升歷史保護建築的結構與構件安全性。
提升環境舒適度:根據使用功能需求,遵照在保護的前提下,儘量滿足節能高效的設計原則,選擇先進適用的設施設備,整體提升歷史建築的內在使用品質。
據瞭解,該項目作為百聯資控BAIwork系列中的旗艦產品,不是簡單地複製過往經驗,而是深刻再現了原有建築的精神,賦予了生動的商業形態。復新修葺後“新舊融合”,既傳承了城市記憶建築文化,又肩負了新的使命。
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目前已完成改造,將積極引進符合項目定位和外灘金融集聚帶功能定位的金融、文化、高端服務業等領域的總部型企業,以提升區域產業能級,配套服務區域整體發展。
記者 /範煜昊
編輯 /孫超慧
圖片/百聯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