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西部戰區陸軍官方平台10時53分發布消息:常態化礪兵高寒山地

由 習國防 發佈於 綜合

    西部戰區陸軍部隊聚焦使命任務,每年都組織所屬部隊駐訓高原錘鍊實戰能力。從每年的初夏到寒秋,官兵在風雪高原鬥嚴寒、抗缺氧,上演着一幕幕實戰實訓的壯闊圖景。

    從“駐訓上高原”到“駐紮在高原”,從“適應性訓練”到“全面實戰錘鍊”,從新裝備“亮劍”到新戰法“淬火”……

    西部戰區陸軍部隊實現了高原實戰化訓練由單兵種單要素向成建制全體系的轉變,部隊高原實戰能力持續躍升。

    

    盛夏時節,海拔4300多米的崑崙山腹地依然寒氣逼人。一場演練硝煙散去,兩張清單擺上西部戰區陸軍某旅覆盤總結會的桌面。一張是成績單:運用無人機遠程投送炸藥等手段,合成攻擊羣破障效率大幅提升。另一張是問題單,相關內容很快就列入下步重點訓練計劃。

    崑崙有天路,自古少人行,如今卻成為一片練兵熱土。某陸航旅直升機羣從海拔3000多米的機場起飛,向高海拔空域一路躍升。該旅連續4年推進高原實戰化訓練,從某新型直升機形成高寒山地實戰能力到首次組織飛行營整建制礪兵高原,攻克了一系列高原訓練難題。

    某旅從海拔3000多米的營區到海拔近5000米地域駐訓,部隊安營當天就展開訓練,第二天就上馬實彈課目,高原駐訓4個月,官兵在大風大雪、低壓缺氧的惡劣環境下研練戰法訓法、積累作戰數據,取得驕人成績。某旅從成都平原到高原駐訓,鐵路輸送梯隊剛停靠在高原兵站,實戰演練任務就已下達。

    “以前我們常講‘從這裏走向戰場',如今大家常説‘這裏就是戰場'。”一位高原戰士的話代表了廣大官兵的心聲:“在高原,心離戰場更近了,與使命貼得更近了,肩上的責任也更重了。”

    2016年首次組織高原實戰化訓練,西部戰區陸軍就展開合成戰鬥羣實兵演練,組織五級軍事主官現地觀摩研討。

    西部戰區陸軍和所屬集團軍將戰役指揮所設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域。戰區陸軍參謀部領導告訴記者,戰役指揮機關駐紮海拔的變化,帶動的是實戰意識增強、作戰理念更新。

    不少合成旅指揮員説,隨着合成體制的建立和訓練實踐的不斷深入,如今參加高原訓練的底氣越來越足了。

    底氣足是因為有“好牌”:不僅主戰力量按作戰編組合成配置,更有許多新型作戰力量的助力,使作戰手段更加多樣,實戰能力呈現出“倍增”效應。

    某旅整建制奔赴高原參加實兵演練,記者在演練場看到:10多輛車載指揮方艙構成的指揮機構迅速建立,實時傳輸的信息數據網絡各個作戰要素;在立體偵察的指引下,各型火炮織出密集火網,實施準確打擊。

    

    實兵演練不僅是孵化新戰法的平台,更為錘鍊聯合作戰素養提供了“參照系”。如今的高原綜合演練,所有課目不提前預演、不組織試飛,參演部隊均自主偵察、自主打擊。

    礪兵高原,提升的不僅是課目的難度強度,還有融合的廣度深度。一支支新型作戰力量頻繁奔赴高原,不同兵種部隊同時駐訓高原,合成訓練、空地協同趨於常態。某特戰旅和陸航部隊年年攜手訓練,多次刷新高原傘降訓練紀錄。

    常態化的高原實戰化訓練,推動西部戰區陸軍各部隊建立了較為完善配套的高原作戰數據庫,攻克了百餘項高原實戰難題,數十種新型武器裝備形成高原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