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政府2月20日同意將尼美千禧年挑戰協議(MCC)提交議會審議。此前,為了逼迫尼泊爾議會批准協議,美國務院發言人威脅稱,尼須在28日前決定是否審議通過MCC,否則將影響美尼外交關係。這份明面上由美向尼提供“援助”的計劃,包含着怎樣的玄機?
美國國際開發署曾將MCC描繪為美國對外援助史上繼“馬歇爾計劃”和“進步聯盟”之後最重要的計劃,然而其實質是美國在“9·11”後為進一步控制發展中國家——美國口中的“衰敗國家”,而實施的計劃。小布什政府認為,“9·11”以前幾十年作為“政治壓迫性結果”的傳統發展援助策略失敗了,與 “耀武揚威的國家”相比,美國受到的威脅更多來自“衰敗國家”,除了讓美國軍事、情報和外交界重新適應“9·11”後的世界,也必須對“衰敗國家”內部實施更多控制。
為此,MCC 推出兩個新舉措:其一,將傳統貸款轉為基於績效的贈款。因為在美國新保守主義學者看來,贈款可以對受援國進行更有效的市場監管;其二,向真正實施政策改革的國家提供幫助。MCC計劃制訂者從世界銀行劃定的75個全球最低收入國家中選出候選國,再按照美國規定的20項政治經濟改革指標,確定這些候選國的優先發展事項和最大發展障礙,制訂改革計劃和時間表。由美國傳統基金會和“自由之家”等保守主義組織,或者直接受美國政府主導的機構,基於美國政治和價值觀視角對候選國進行裁量評估,從中選出符合不低於16項標準的國家進入“契約”。
根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局的報告,2004年至2019年,MCC與29個國家簽訂了37項贈款協議。最初設想每年撥款50億美元,但自2011財年以來,美國國會每年僅撥款9億美元,且越來越受到受援國的抵制和放棄。2016年,美國操縱坦桑尼亞桑給巴爾選舉未遂,以終止協議相威脅,而坦桑尼亞時任總統馬克富力斷然拒絕。同年美國以侵犯人權為由指責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打擊國內毒品犯罪,威脅暫停援助。杜特爾特政府後來退出了第二期援助計劃。2019年加納政府拒絕MCC的私有化方案並終止協議。而在已經完成協議的國家中,只有極少數國家進行了續約。在批評者看來,美國的動機十分可疑。為提振經濟,美國迫切需要打開海外市場,與發展中國家政府制定有利於維護美國跨國資本利益的政策。因此,MCC本質上是美國向發展中國家投放戰略誘餌,進行政治操弄、經濟控制和意識形態誘導的現代帝國主義工具。
2017年,MCC將目標鎖定在兩個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南亞國家:尼泊爾和斯里蘭卡。斯里蘭卡政府以美國推行“新型帝國主義”以及意欲將斯里蘭卡變成“新殖民地”“美國軍事基地”為由,拒絕了提議。尼泊爾因而成為美國攻略的重點。
從MCC的《尼泊爾增長診斷報告》可以看出,美國選擇尼泊爾有深刻的地緣政治考量和濃重的“遏制共產主義”色彩。在美國看來,第一,尼泊爾屬於典型的“衰敗國家”,曾於1996年至2006年陷入內亂和政治動盪,議會第三大黨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曾被美國列為“恐怖主義組織”。第二,在尼共(毛主義中心)成長為無法壓制的力量後,美國認為有必要進行戰略調整,對尼共(毛主義中心)進行同化、弱化和改造。第三,將尼泊爾納入“印太戰略”框架。美國高官曾高調錶示, MCC協議是旨在遏制中國的“印太戰略”的一部分,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替代品。美尋求擴大與尼泊爾的軍事關係,將尼泊爾納入由東南亞、南亞和太平洋島國構成的圍堵中國的“第三圈層”。
跟以往與其他國家簽訂的協議一樣,尼泊爾版MCC協議“戰略誘餌”企圖明顯。其一,協議內容具有極強的經濟和軍事脅迫性。在尼印邊境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將加劇尼泊爾對印度經濟依賴和融合,這與尼泊爾政府極力擺脱對印度依賴的政策主張背道而馳。而修路本身具有極強的地緣政治敏感性,再加上美國與印度在該地區日趨密切的軍事合作,將會對蓬勃發展的中尼關係造成損害。其二,協議規定“各方理解,本協議一經生效,將優於尼泊爾的國內法”, 還提及第三國印度,並且需要印度授權,是對尼泊爾主權的侵害。而在美國在尼議會批准之前就組建“尼泊爾千禧年挑戰公司”也是不合理的。目前,該協議已經在尼泊爾國內引發了分歧和矛盾,未來是否能真正落地,將是一個複雜的內外博弈過程。
(王靜,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