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巴倫週刊(ID:barronschina),作者:麗莎 · 貝爾弗斯(Lisa Beilfuss),創業邦經授權發佈。
經濟學家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H. Summers)從來沒加入過“暫時派”,也就是從未加入過那些認為通脹將是“暫時性現象”的經濟學家、投資策略師和美聯儲成員的行列。相反,他很早就警告稱,為了應對新冠疫情影響而出台的大規模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終將導致經濟過熱。
他是對的:5月份消費者價格同比上漲了8.6% ,這是40年以來最快的通脹增速。
薩默斯是哈佛大學查爾斯 · W · 艾略特(Charles W. Eliot University)校級教授、哈佛大學名譽校長、比爾 · 克林頓(Bill Clinton)總統時期的前財政部長、巴拉克 · 奧巴馬(Barack Obama)總統時期的國家經濟委員會(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主任。長期以來,薩默斯一直擔心美國經濟長期停滯不前,增長乏力,通脹疲軟。而現在,薩默斯則擔心隨着美聯儲決心對抗通脹,美國經濟正在走向硬着陸。
薩默斯最近與《巴倫週刊》通了電話,討論了貨幣政策和經濟的發展方向。以下是經過編輯的對話。
《巴倫週刊》:關於通貨膨脹,你從一開始就是對的。當美聯儲和大多數華爾街經濟學家都搞錯了的時候,你是如何看對的?
勞倫斯·薩默斯:我用了一個相當簡單的方法。我研究了產出缺口的規模,或者説經濟與其最大潛在產出之間的差距,並研究了刺激措施的實施程度。我所看到的是,與每月高達1,500億甚至2,000億美元的財政刺激計劃相比,每月的工資收入可能會短缺300億美元。除了負實際利率(或經通脹調整後的利率為負)和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大幅擴張的後果之外,我還看到了2021年可用儲蓄的大量過剩。
我進行了一些計算,將此次過度刺激與過去幾次經濟危機(包括2008-2009年的金融危機)進行了對比。現在回想起來,我們在當時實施的刺激措施太弱,而這一次相對於產出缺口的刺激措施規模約為2008-2009年度的5倍,而且沒有人認為,我們應該在2008-2009年度實施五倍於此的刺激措施。然後,我考慮了在後新冠疫情環境中供應減少的風險。在需求和供給因素互相強化的背景下,出現嚴重通貨膨脹的可能性看起來非常大。
《巴倫週刊》: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你當時擔心的是通貨膨脹的缺乏和長期增長的放緩。你之前的關注焦點如何影響你對於通貨膨脹的觀點?
勞倫斯·薩默斯:我受到這樣一個事實的影響: 我對以前的通脹警報時期不屑一顧,當時一些貨幣主義者和保守派人士非常擔心通脹。2009年,當美聯儲前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啓動量化寬鬆政策(即大規模購買債券)時,他對量化寬鬆政策的通脹潛力不屑一顧。我也沒有那些對於通脹的恐懼。當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在2017年擔任美聯儲主席時,我沒有看到通脹威脅。而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後,我看到了一種我們40年來從未見過的通貨膨脹威脅,我知道我自己並不是那種到處都能看到通膨跡象的人。
《巴倫週刊》: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最近表示,她在通貨膨脹的問題上搞錯了。我們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是否可以追溯到她在美聯儲的任期,以及她的前任本·伯南克?
勞倫斯·薩默斯:有些人認為,我們已經經歷了長達十年的過度寬鬆貨幣時代,這為我們當前的問題奠定了基礎。我拒絕這種想法。在新冠病毒流行之前,我一直認為美國經濟處於我所説的長期停滯狀態,儲蓄長期超過投資,這意味着(我們)需要非常低的利率才能保持經濟運行和增長。
如果説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是(當時的)風險更偏向於通縮。我看到了一個我無法精確量化的缺口,但是在儲蓄和投資之間也許有4% 到5% 的差距。當我們為了應對新冠疫情,決定將12%或更多GDP用於財政刺激時,問題就出現了。
《巴倫週刊》:你一直懷疑美聯儲能否在不引起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實現軟着陸,或者抑制通貨膨脹。為什麼?
勞倫斯·薩默斯:我的判斷與美聯儲的能力無關,這是對任務難度的判斷。一個令人沮喪的事實是,當失業率低於4% ,而通脹率高於4% 時,經濟衰退總是會在兩年內發生。從歷史上看,當我們遇到嚴重的通貨膨脹時,我們實際上從來沒有避免過經濟的嚴重衰退。
眾所周知,貨幣政策有9到18個月的滯後效應。我之所以擔心美聯儲能否實現我們眾望所歸的軟着陸前景的原因之一,是我喜歡把美聯儲的問題比作在一家老式酒店調整淋浴龍頭的挑戰。在那家酒店,從你打開水龍頭到水温發生變化之間,有20到30秒的時間滯後,(所以)你很難避免燙傷自己或者凍壞自己。你轉了轉龍頭,什麼都沒發生,所以你繼續轉龍頭,然後,突然間,你從浴室裏跳了出來——這就是美聯儲面臨的問題。
最新 CPI 報告清楚地表明,通貨膨脹並不僅僅會由於自己的主觀意願而下降。“暫時派”錯了,我們需要經濟發生大幅衰退(失業率大幅上升,GDP 增長大幅下降) ,才能將超過8% 、並還在不斷加速的通脹率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巴倫週刊》:美聯儲提高其2% 的通貨膨脹目標以便更快停止緊縮措施並軟化經濟着陸的可能性有多大?
勞倫斯·薩默斯:美聯儲為了實現2% 的通脹目標做了很多事情。但坦白説,我從不認為建立一個量化目標是明智的,我更傾向於對價格穩定做出一個定性的承諾。但這個判斷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認為,如果在實現一個目標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就放棄這個目標,可能會引起更多問題。所以我現在不會主張放棄2%的目標。
《巴倫週刊》:你一直對美聯儲新的平均通脹目標框架持批評態度。它是當前問題的幕後推手嗎?
勞倫斯·薩默斯:我認為2020年這個框架在宣佈時就是有問題的。這似乎是對當時出現的一系列長期停滯狀態的反應,但世界總是可能會發生變化。
美聯儲前主席威廉.M.馬丁(William McChesney Martin)提到過,人們長期以來對於央行的看法,就是央行應該在宴會開始變得美好之際,把盛有賓治酒的碗拿走。我擔心美聯儲新框架的意思是盛有賓治酒的碗應該自由流動,直到你開始看到人們醉醺醺地東倒西歪。
我為什麼要這麼説?首先,他們表示,他們對通脹率超過2% 感到放心,因為之前的通脹率低於這一目標;其次,他們表示,緊縮政策不是基於預期中的通脹,而是為了應對已經看到的通脹;第三,他們説,即使看到通貨膨脹,他們也不會採取行動,除非確信經濟處於充分就業狀態。這三個步驟合在一起似乎就是一劑導致過熱的處方。果然,在兩年之內,我們就得到了今天的結果。
《巴倫週刊》:如果當前的通貨膨脹框架不起作用,那麼最好的出路是什麼?
勞倫斯·薩默斯:我的孩子們經常用這樣一個短語: TMI,或者“信息太多”(too much information)。各國央行可能都希望自己的技能多多益善。但面對不斷變化的數據,美聯儲應該回歸到一個更為謙虛的框架,圍繞物價穩定和充分就業的目標展開討論,它應該抵制“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這一寬泛的概念,我認為這是那些看似“優雅”的學術觀點之一,在實踐中很難奏效,因為央行不知道,也無法知道自己未來將做些什麼。因此,在大多數時候,前瞻性指引都是愚蠢的。市場並不真正相信它,所以當你給出(前瞻性指引)的時候就不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既然已經給了(前瞻性指引),你就會覺得不得不堅持到底,因此它會使政策偏離原本應該是最佳路徑的方向。
《巴倫週刊》:美聯儲如何才能恢復近年來逐漸喪失的信譽?
勞倫斯·薩默斯:正如一個老笑話所説,預測真的很難,尤其是對未來的預測。雖然我在一年前對通貨膨脹的預測看起來還不錯,但在我的生活中,很多預測都是錯誤的。我認為認識到任務的難度至關重要。
美聯儲對其建模和預測程序進行審查是有價值的。在其他情況下使用的一些技術,比如採取對抗性合作,不同團隊考慮不同的可能假設,併為這些假設提供理由,都將是非常有必要的。
美聯儲的錯誤在很大程度上是專業預測界所普遍存在的錯誤。在2021年的頭6個月或8個月裏,人們對美聯儲所説的那些事情有着實質性的共識,因此理解錯誤的範式非常重要。當時的美聯儲堅持通脹是暫時性的觀點,而後來這一觀點在預測界被越來越多拋棄。這些都需要我們進行內心的反思。
《巴倫週刊》: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坦言,美聯儲對量化緊縮,或者資產負債表縮表知之甚少,因為它部分地逆轉了量化寬鬆政策。你覺得會如何發展?
勞倫斯·薩默斯:我們不知道。當你對自己所走的路不是很瞭解的時候,那你最好小心行事。我看到的一項研究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該研究觀察到,央行內部的研究人員比外部研究人員更有可能發現量化寬鬆是有效的,而且這些研究人員更有可能在央行內部得到晉升。這項研究向我表明,從經濟影響的角度來看,這種趨勢可能會高估量化寬鬆的和量化緊縮的經濟影響。
我的直覺傾向於認為,我們需要比美聯儲發出的信號或市場預期更大幅度的加息,其中一個原因是,我不認為單獨進行量化緊縮的作用可能會有那麼大。
編者按: 本次採訪是在美聯儲6月15日宣佈加息0.75% 之前進行的,這是自1994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加息。在美聯儲做出決定後,《巴倫週刊》再次與薩默斯聯繫,以瞭解他的反應。
《巴倫週刊》:你如何看待美聯儲加息這一重大舉措?
勞倫斯·薩默斯:美聯儲正在顯示出決心。我明白,決定採取加息0.75個百分點,是一個重大的政策步驟。但我仍然不相信美聯儲有現實的預測。今年3月,我曾表示,用於描繪美聯儲委員個人利率預測的點陣圖根本就不現實。雖然這次(這些點)有了顯著調整,但不幸的是,我仍然不認為它們是現實的。
為什麼有人會認為在失業率還沒有上升超過美聯儲所預計的正常失業率,而這一預計本身就太低的情況下,通貨膨脹率能夠從8% 降到2% ?我個人的猜測是,你會看到預計通脹率、預計失業率和預計利率都將進一步上升。
我認為加息0.75個百分點有利於提高美聯儲的公信力,但我不認為美聯儲的新預測和新言論對它有所幫助。我們接下來還是會迎接一場硬着陸。
《巴倫週刊》:謝謝你,拉里。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