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標貴十萬?奧迪Q4 e-tron磨刀霍霍向牛馬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日前,我們從工信部獲取了一組一汽-大眾奧迪Q4 e-tron(詢底價|查參配)的申報信息。新車是奧迪首款誕生於MEB平台的車型,與大眾ID.4為同平台車型。從工信部公佈的信息來看,新車與去年廣州車展亮相時基本上沒有區別。不過時至今日,這台車彷彿是個“跳水高手”,濺起的水花並不多。
相比蔚來ES7、理想L9甚至是問界M5,Q4 r-tron無論是話題度、熱度,都不及國內自主品牌。作為國內豪華三巨頭BBA之一的奧迪,為何新能源之路如此坎坷?無論是奧迪e-tron、Q2 e-tron、Q5 e-tron,在路上跑的少之又少,為何在新能源大潮流之下,奧迪卻好像停滯不前?今日我們就通過剛剛申報的Q4-e-tron身上,找找奧迪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開篇之前,先來玩個找茬遊戲,上圖兩車誰是大眾誰是奧迪?兩車有多少處不同?
簡單回顧MEB平台
大眾集團新能源策略的基礎
作為傳統汽車品牌的代表,大眾與豐田都是世界汽車大廠的一哥(輪流的那種)。但是各位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寶馬、奔馳、通用等等,都是近幾年才正式推出它們自己的純電化平台。反觀新勢力,蔚來ES8已經邁入第五個年頭,特斯拉Model 3甚至賣了6年了。
入市太晚,份額所剩無幾,也是造成奧迪新能源目前窘境的因素之一。
當然這也並不意味着MEB平台不夠優秀。
MEB平台的電機方面,採用前異步電機、後同步電機。異步電機的優勢是輕量化、成本較低,不受稀土元素限制,所以不會出現退磁。同步電機的優勢是響應速度快、功率密度和峯值效率較高,可以有效提高車輛性能。
而大眾MEB平台生產出來的車型,基本上都為後驅車型,這也與MQB等燃油車型生產平台有別。如果同時搭載了前異步電機,則為四驅車型,當然也不排除未來將生產只搭載前異步電機的前驅微型電動車。所以MEB平台的第一個優勢就是能快速設計出前驅、後驅以及四驅車型。
除了電機之外,MEB平台在電池、電控方面也有較多優勢。無論效能、安全性、智能化以及環保方面,都有多項技術支持。加上大眾的成熟的工廠化體系,也是輕鬆實現無人化的全自動生產,在品控方面也能有效保證。更多詳細的解讀,可以點擊下方黃恆樂老師對大眾MEB技術詳細解讀的鏈接。
MEB平台的成熟,是大眾花費4年以上研發的成果,所以時間,也是大眾入市新能源市場晚的原因之一。傳統品牌為了保證品質,保證出廠即精品,都會選擇在所有環節都成熟、都萬無一失的時候才會正式量產。而類似特斯拉等新勢力品牌,大廠們正研發一半,就先把車開賣,有問題再OTA。傳統品牌想在新能源市場搶回份額,最重要的還是要想方設法搶時間。除此之外,在營銷、智能化、研發速度等等方面,對比新勢力品牌,也有着不少差距。
Q4 e-tron也就車頭車標是奧迪的
此次曝光的新車申報圖和去年年底在廣州車展上亮相的車型,沒有什麼變化。封閉式前臉由銀色邊框勾勒出八邊形,搭配左右霧燈區的裝飾框,類似進氣格柵造型的封閉式中網,也是奧迪e-tron系列的標誌之一。而在廣州車展Q4 e-tron上看到的全新矩陣式大燈,在申報圖中並未能看到。
對比起ID.4來看,整車輪廓基本上一模一樣,但是奧迪Q4 e-tron則更老土一些,並不像一台新能源車。相比大眾的新能源車型設計語言,奧迪一直沒有脱離這個八邊形的中網。如果奧迪在外觀方面採用更大膽、更潮流科幻的設計,或許還能增加更多關注度。
「一汽-大眾 奧迪Q4 e-tron」
「一汽-大眾 ID.4 CROZZ」
而車身側面,新車相比ID.4在車身線條、車頂以及輪轂有所區別,其他方面大體一致,相同的短懸長軸的側身比例也是MEB純電動平台的優勢。受設計語言所限,Q4 e-tron依舊採用老式的門把手,並沒有像ID.4上的半封閉式門把手。另外,新車的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588/1865/1626mm,軸距為2765mm,軸距與ID.4一致,但是在車長車高方面,還不如ID.4。
另外從申報信息來看。40e-tron車型將提供19寸和20寸輪轂可選,50e-tron車型將提供20寸和21寸輪轂可選,另外還提供四種輪轂樣式。ID.4同樣提供了這三種尺寸,而其他輪胎數據一樣,預計也只是輪轂方面設計不同。
至於輪胎品牌,從2021廣州車展的實拍圖來看,搭載的是馬牌的電動車專用輪胎;ID.4則是搭載固特異輪胎,Q4 e-tron的品牌更高一級。
車尾部分,該車層次分明,LED燈組採用三維立體貫穿式造型,左右兩側微微凸起,貼合整車靈動的曲線。值得一提的是,新車或將提供多個攝像頭選裝,為其實現更多輔助駕駛功能提供可能。而後保險槓、飾板以及下導流板也提供不同樣式,預計根據車型的不同而提供對應的樣式。
總體上的設計依舊萬變不離其中,尾燈的佈局、甚至尾翼以及高位剎車燈,幾乎都一摸一樣。綜合上述的信息,暫時從外觀上,還無法看出為何Q4 e-torn比ID.4貴十幾萬。或許奧迪燈廠有燈光加持?
內飾科技感比ID.4強
從2021廣州車展現場發佈的Q4 e-tron來看,新的家族化內飾設計在奧迪Q4 e-tron上難得個性了一次,雖然整體風格不變,但儀表台向駕駛席傾斜的角度更大,重新設計的方向盤有點概念車的味道,並且方向盤上的控制面板還首次採用觸摸元件式設計,而多功能按鍵在背光熄滅時有極高的一體感。此外,兩款液晶屏中全液晶儀表為10.25英寸,中控大屏幕為11.6英寸,功能方面也得到提升,包括語音控制系統、全新的增強現實平視顯示器等營造出了新的數字化奧迪虛擬座艙。
大眾ID.4內飾採用了與ID.3類似的極簡化家族式設計,雖然相較於大眾傳統的燃油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更符合純電動車型屬性,但是相比Q4 e-tron顯得較為平庸。相較之下,Q4 e-tron無論是設計以及材質用料,都要比ID.4更加高級和精緻。但最終量產是否會維持現狀,這還有待正式發佈或上市後才能得知。
「嵐圖FREE純電版內飾圖」
雖然比ID.4好,但是拿出來與同價位的新能源SUV相比,還是顯得有點拉垮,比如説10.25英寸的液晶儀表盤、11.6英寸的中控屏。以33.36-36.36萬元的嵐圖FREE純電版舉例,首創的一體式可升降三聯屏橫跨整個中控台某種意義上可以説吊打Q4 e-tron,更別提車身尺寸等等其他規格參數了。儘管在品牌力、品控甚至是工業水平來説,嵐圖肯定遠遠比不上奧迪,但是作為消費者,更注重的是產品本身。所以奧迪想憑藉Q4 e-tron扳回一局,或許做得還不夠。儘管奧迪Q4 e-tron家族的確算是邁出新的一步,但從整體而言,也僅僅是“一步”。
或許競爭力還是不夠
奧迪:“最有希望打開中國市場的中型純電SUV”
車子跑起來,最核心的還是動力方面。內飾再好、用料再高級,開起來沒有達到這個價位的正常水平,就真的不應該了。
動力系統方面,從申報信息中來看,暫時我們看到了兩種動力配置,分別為40 e-tron、50 e-tron quattro。其中50 e-tron quattro,採用的是前文提到的前異步電機後同步電機,前後兩個電機最大功率分別為80kW(109Ps)和150kW(204Ps),前/後峯值扭矩162/310N·m;而40 e-tron則是採用後驅佈局,搭載最大功率150kW(204PS)的同步電機,峯值扭矩310N·m。電池系統部分,新車將配備三元鋰電池組,雖然具體續航里程尚未公佈,但是參考ID.4的續航里程為550km(NEDC工況),搭載的是85kW·h的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
「ID.4後輪採用鼓剎」
「Q4 e-tron保留了ID.4的後輪鼓剎」
除了動力數據外,在ID.4被一眾網友詬病的後輪鼓剎,在Q4 e-tron上也保留了下來。以前燃油車時代都説奧迪是大眾換殼,或許在發動機調校、底盤調校方面有所不同。但是這Q4 e-tron車型真的沒法爭辯了,整個底盤懸架用料和大眾ID.4兼職一模一樣,一樣的鑄鐵懸架一樣的後鼓剎,奧迪的這波操作,確實存在“割韭菜”的嫌疑。
以起售價為38萬元人民幣的海外Q4 e-tron為例,與同價位的四驅車型相和ID.4比較,Q4 e-tron最大的短板首先是動力,其次就是在續航里程方面,也並不是拔尖的一個。拿出數據來一比較,其實各位會選擇哪一位其實也一目瞭然。
但是大眾集團的純電動車還有個非常有趣的辨識點,就是無論是ID系哪款產品,看起來都更像是一台燃油車,相信這也是大眾想打動消費者的一大賣點。而以奧迪A3與大眾高爾夫為例,A3雖然更貴,但是也擁有着比高爾夫更優秀的操控感與底盤質感。倘若奧迪Q4e-tron預售價在35萬左右,比ID.4貴得道理,非常有可能也是在底盤調校之中能得到體現。不過這也是基於燃油車做得推測,畢竟我本人還是希望Q4 e-tron是一輛好車,而不是割韭菜的車。
總結
想成功必須要迎合中國市場
售價區間在19.99-27.99萬元的ID.4 CROZZ,擁有上述的一些外觀、內飾以及動力表現,可以説在合情合理的範圍內。但是預計售價在30-35萬元起步的奧迪Q4 e-tron依舊是同樣的表現,那真的是不應該了。起步價相差近10-15萬的價格,究竟花在了哪裏,這還有待於新車公佈更多信息。如果沒有讓國內消費者滿意的差距,相信奧迪Q4-e-tron也只會像它的前輩們一樣,掀不起太大的浪花。
迎合中國市場,其實多看看其他品牌就能得出答案。理想的大,蔚來的智能,特斯拉的輔助駕駛,甚至是零跑、哪吒的高性價比,都是它們為了迎合中國消費者喜好而研製的產品,它們都能找到最少一個能打動國人的點。而奧迪Q4 e-tron,或許只剩下了四環素這個標了。
這個老本,又還能吃多久呢?(圖/文:太平洋汽車網 柯凱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