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印度是否應該更加咄咄逼人?務實的回答是“不”

作者:王德華

沒有哪位外交官比傳奇人物基辛格更瞭解中國。在《論中國》一書中,基辛格以1962年中印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他回憶説,1962年10月,開國領袖在北京召開了一次高級將領和政治領導人會議。當時中國正與印度發生軍事衝突,開國領袖決定打破僵局。他告訴聽眾,“中國和印度並非註定永遠敵對”。他説:“中國可以再次享受長期的和平,但要做到這一點,中國必須使用武力把‘印度’拉回談判桌。”基辛格寫道:“中國對印度陣地進行了突然的、毀滅性的打擊,然後撤退到之前的控制線,甚至歸還了繳獲的印度重型武器。”

今天,當印度與中國陷入1962年以來最嚴重的危機時,這讓人們想起了這句話。 印度士兵在加爾萬山谷衝突中,死亡20人。傷亡人數可能還會上升。•莫迪自2014年上任以來,面臨的最嚴重危機。4月份危機突然爆發,印方未能理解中方的真正動機 。

過去幾周,《環球時報》暗示了中國對印度憤怒的幾個原因。似乎有兩個有力的原因。首先是印度越來越接近美國。印度和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建立反華軸心的利益是一致的。 美國主張印度應該成為擴大後的七國集團(G7)成員的主張,加劇了中國對印度充當美國代理人的懷疑。

2020年6月5日,《環球時報》再次發表文章稱,“自從莫迪開始第二任期以來,印度對中國的態度已經改變……公平地説,印度在美國針對中國的許多計劃中都很活躍。”這些都是強烈的言辭。很明顯, 印度可能迫於壓力,按照另一個國家的命令來執行其外交政策 。在兩國發生邊界爭端時,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與莫迪舉行一次虛擬會議,加強加強軍事合作。這被中國視為挑釁。

其次,莫迪政府改變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地理格局的企圖,也引起中國的高度警惕。印度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在議會討論憲法第370條時發表聲明,稱拉達克的阿克賽欽是印度的一部分,這激怒了中國。 這對中國的主權構成了嚴重挑戰。 370條取消後,中國不遺餘力地支持巴基斯坦。正是由於中國,聯合國安理會在過去50年裏第一次非正式地討論了克什米爾問題。

此外, 當兩國軍隊在加勒萬河谷發生軍事對峙時,印度應該據此開展外交。莫迪總理似乎受到了錯誤的建議。在這場致命的衝突之前,他的政府沒有做出任何努力與中國相向而行。現在,印度士兵傷亡多人,這使得他的工作更加困難。由於極端民族主義和沙文主義, 許多人將會要求他提出“以眼還眼”的解決方案;如果他猶豫不決,他們就會攻擊他的領導能力。

印度新德里電視台稱,但有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是,印度是否能夠或者應該更加咄咄逼人?務實回答是“不”。中國的國防開支是2610億美元,印度只有710億美元。自2000年以來,中國一直致力於到2049年,使其軍隊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

文章稱,人民黨領導人和支持者非常自豪地説,莫迪領導下的印度不再是1962年尼赫魯領導下的印度。當印度所謂的民族主義電視主持人説這話的時候,這聽起來很有吸引力,但現實是,今天的中國是一個超級大國,是世界政治上最具影響力的力量。

作者認為,印度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應該依靠外交和幕後談判來緩和緊張局勢。中國人沒有進入我們的領土發動全面戰爭。在外部,他們想要迫使印度談判,正如1962年中國開國領袖告訴他的指揮官們的那樣。現在不是印度做出憤怒反應的時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40 字。

轉載請註明: 印媒:印度是否應該更加咄咄逼人?務實的回答是“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