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央行等九部委聯合發佈了氣候投融資首批試點名單,共有23個氣候投融資試點獲批,包括12個市、4個區、7個國家級新區。
各個試點地方在短期和長期分別應承擔怎樣的任務?目前發展氣候投融資試點的難點是什麼?企業該如何抓住氣候投融資機遇,未來更好地參與提升?圍繞這些問題,新京報貝殼財經近期專訪了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
李高表示,氣候投融資試點最終達到的效果應該是金融部門對應對氣候變化目標任務形成系統性響應,“雙碳”目標成為金融政策、監管要求、金融機構投融資決策和投資人行為的關鍵指標。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受訪者供圖
氣候投融資試點要因地制宜 重在落實貴在創新
新京報貝殼財經:氣候投融資試點名單確定,共有23個氣候投融資試點獲批,這些地方取得試點資格的優勢是什麼?哪些方面可供其他城市參考在氣候投融資的佈局?
李高:氣候投融資試點是以應對氣候變化為目的、強化各類資金有序投入的政策環境為重點,通過有效抑制地方高碳投資、創新激勵約束機制和資金安排的聯動機制,切實發揮“降碳”的引領和倒逼作用的一項工作,是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有序推進氣候投融資工作的重要基礎。
本次公佈的23個氣候投融資試點地方,是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根據各省份推薦情況,在綜合考慮申報地方工作基礎、實施意願和推廣示範效果等因素的基礎上確定的。這些地方在氣候投融資產融對接、模式和工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礎和工作條件,有助於引導更多資金投向氣候變化減緩和適應領域,也有助於探索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氣候投融資先進經驗和優秀實踐。
自今年8月九部門聯合公佈氣候投融資試點名單以來,各試點地方高度重視,建立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陸續召開試點工作推進會或啓動會,積極引導氣候投融資項目“政銀企”對接,邁出了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的第一步。
對其他城市而言,試點地方可供借鑑和參考的工作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做好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頂層設計。氣候投融資試點要因地制宜。23個試點地方緊密圍繞“雙碳”目標,嚴格按照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印發的《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方案》要求,特別是根據本地區的發展戰略、產業優勢、資源稟賦和區域特點,以着力解決實現“雙碳”工作中的“瓶頸”問題為導向,形成了目標一致、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氣候投融資發展規劃,建立地方配套性政策和機制,有效指導和推進試點工作,為氣候投融資發展營造有利的政策環境和營商環境。
二是推進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落地落實。氣候投融資試點重在落實。目前,各試點地方已經明確將在人員、財力、物力上為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的落地落實提供前提和保障。同時,部分地方已經開始探索設立氣候投融資相關產業基金,成立氣候投融資專營機構、智庫協會和促進中心,啓動氣候投融資項目庫、項目演示會、“政銀企”戰略合作等對接機制,為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落地落實提供全方位保障。
三是推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創新發展。氣候投融資試點貴在創新。積極開展制度創新、模式創新和工具創新是推進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的關鍵因素。試點地方正在積極探索差異化的投融資模式、組織形式、服務方式和管理制度,研究開發與氣候效益相掛鈎、有效支撐碳排放權交易的氣候友好型金融產品和服務,激發社會資本的動力和活力,為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制度支持和金融支持。
氣候投融資試點有助於打造氣候投融資優秀樣板
新京報貝殼財經:各個試點地方在短期和長期分別應承擔怎樣的任務?最終達到一個什麼效果?
李高: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要迎難而上、因地施策、大膽創新,在推動氣候投融資的體制機制發展方面有所突破,着力解決阻礙氣候投融資工作中的難點和“瓶頸”問題,形成可複製、可借鑑、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從長期看,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應建立協同高效的氣候投融資政策體系和標準體系,推動各方參與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地方特點的氣候投融資“生態圈”,有效引導和鼓勵民間資金和外資支持地方實現“雙碳”目標任務和高質量發展。
最終,氣候投融資試點達到的效果是要促進金融部門對應對氣候變化目標任務作出系統性響應,高質量推動試點地方綠色低碳轉型,更好地為國家和地方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和行動服務,助力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
新京報貝殼財經:地方試點會給國內氣候投融資市場帶來哪些變化?
李高: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的啓動有效加強了各地方對氣候投融資工作的重視程度,有力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支持力度,有助於推動地方落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實現綠色低碳轉型,有助於打造氣候投融資優秀樣板,為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有序推進氣候投融資工作提供有益參考和借鑑。
新京報貝殼財經:有專家稱氣候投融資試點“資金不足是其最大瓶頸”,也有專家稱“不缺錢缺政策”,在你看來目前發展氣候投融資試點的難點是什麼?
李高:“雙碳”目標的提出為氣候投融資工作提供了重大發展機遇。據有關機構測算,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資金需求達到百萬億元以上。積極開展氣候投融資工作,目的就是通過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更好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和金融機構、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為符合應對氣候變化和“雙碳”目標政策導向的行動和項目提供有效的資金支持,是落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和“雙碳”目標的重大創新舉措。
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氣候投融資工作。2020年10月,生態環境部等五部門印發《關於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這是“雙碳”目標提出以來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第一份頂層設計文件,對氣候投融資整體工作做出了系統部署。2021年12月,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的通知》,正式啓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同時發佈《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方案》,明確了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的重點任務。
目前,氣候投融資工作已經形成了以落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和“雙碳”目標和低碳發展目標為導向,以政策標準體系為支撐,以模式創新和地方實踐為路徑的總體佈局。受區域環境、工作基礎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不同氣候投融資試點地方面臨的難點和堵點也有所差異。
但從整體上看,氣候投融資試點的瓶頸問題是如何有效引導、動員和激勵資金支持實現“雙碳”目標和任務。這既是氣候投融資的難點,也是推動氣候投融資工作的關鍵點。
氣候投融資試點不是“戴帽子”“掛牌子”“喊口號”,在工作中要力戒形式主義,防止“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 切實保證試點工作質量。對氣候投融資試點地方來説,要通過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有機協作,促成環境、產業、金融等多政策協同,建立地方配套性政策和機制,向市場和投資者釋放長期、穩定、可預期的政策信號,建立起有利於氣候投融資的政策環境和制度體系,引導金融機構重點針對中小企業和中小型氣候友好項目開展投融資活動。
同時,試點地方要思考如何按照“雙碳”工作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優化能源結構和產業佈局,大力挖掘、培育、發展和儲備氣候友好型項目,為氣候投融資提供具有顯著氣候效益和財務可行的投資標的。
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對氣候投融資試點地方指導與支持
新京報貝殼財經:氣候投融資離不開政府的激勵措施,生態環境部下一步將採取哪些工作推進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有什麼具體措施?
李高:本月初,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於定期報送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進展的通知》,對氣候投融資試點地方各項任務的有效實施進行定期調度和總結。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對氣候投融資試點地方開展更加廣泛、更為深入的指導和支持,助力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一是搭建“政銀企”產融信息對接平台。生態環境部將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交流,確保各項政策舉措銜接一致。引導試點地方積極挖掘和培育氣候友好型項目,推動地方建立本區域氣候投融資項目庫,建立並規範項目入庫標準,確保入庫項目質量,打造氣候項目和資金有效對接平台。
二是加強碳核算和信息披露。氣候投融資要衡量和評價資金投入對實現“雙碳”目標和任務的貢獻,就要對投資項目碳減排和碳強度等數據進行科學核算,不斷提升數據質量,鼓勵企業主動披露氣候相關信息,加強碳排放信息的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
三是加快培育氣候友好型金融機構。加大與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和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引導,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氣候友好型金融機構的評價,鼓勵金融機構推出基於碳減排量的創新投融資工具和服務模式,發揮社會和市場力量,推動氣候投融資工作發展。
四是為試點地方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技術支撐和能力建設支持。以制訂氣候投融資相關標準為抓手,支持將氣候投融資項目的發展路徑、技術指標、產業特點、商業模式、風險防範、排放測算等因素納入企業和金融機構的戰略決策與投融資活動。
五是不斷開拓氣候投融資國際合作。鼓勵和幫助試點地方與國際金融機構和資本市場對接,充分借鑑氣候投融資的國際經驗和實踐。加大引入多邊和雙邊的氣候資金進入我國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帶動國際金融組織增加氣候貸款資金。
新京報貝殼財經:後期會繼續評選試點地方嗎?
李高:目前,很多地方表示有申報下一批氣候投融資試點的意願,並已經開始組織編制試點方案。我們高度重視也歡迎各個地方積極參與氣候投融資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氣候投融資試點地方目標落實的評估,對試點地方各項任務落實情況進行動態跟蹤和及時總結,並根據第一批試點的實施效果和試點工作整體進展情況動態更新試點名單。
企業要抓住氣候投融資機遇 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管理水平
新京報貝殼財經: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的推進會給相關機構和企業帶來什麼影響?
李高:“雙碳”目標的提出,一方面為綠色低碳技術的創新、發展和應用提供了引導和激勵,另一方面也為推動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主動應對國際碳貿易壁壘和技術競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創造了新的機遇。企業在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但目前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存在巨大資金缺口,氣候資金不充足、不平衡的供需矛盾突出。
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的開展將通過地方政策引導和部門協同,動員更多的資金投入應對氣候變化領域,支持企業的低碳轉型和升級,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新京報貝殼財經:企業該如何抓住氣候投融資機遇,未來更好地參與提升?
李高:對企業來説,可以通過四個方面抓住氣候投融資的發展機遇。
一是要強化應對氣候變化和氣候投融資意識。我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將應對氣候變化擺在國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氣候投融資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重要內容,為企業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企業要充分把握我國碳達峯碳中和工作的總體要求,深刻認識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並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和氣候投融資工作。
二是要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管理水平。企業要充分發揮行業推動作用,根據國家要求、行業特點和企業現狀制訂發佈企業碳達峯碳中和目標、戰略和路線圖。在生產經營和投融資活動中既要充分考量氣候政策、監管要求、碳價變化等因素帶來的氣候轉型風險,也要深刻認識到自然災害等氣候物理風險對企業發展的影響,不斷提升企業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三是要積極開展低碳技術創新。企業要充分發揮“雙碳”目標引領作用,積極探索開展綠色低碳的技術創新、工藝革新和流程優化。探索通過碳價格信號來調整產業結構和佈局,形成具有顯著產業特色和多重效益的氣候投融資實踐經驗。
四是要有序發展碳金融。企業要積極參與全國碳市場建設,研究和推動碳金融產品的開發與對接,進一步激發碳市場交易活力。高度重視自身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強化主體責任意識,充實碳排放管理人員隊伍,切實加強內部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確保各類碳排放數據質量控制措施在企業層面和重點設施層面落地、落實、落細。
五是要增進氣候投融資交流互鑑。氣候投融資是一項專業性強、系統性高的工作,企業在參與過程中要避免“閉門造車”,堅持“走出去”與其他企業深化學習交流,把先進技術和優秀做法“引進來”,做到互通互助互學互鑑,共謀企業助力氣候投融資工作高質量發展之路。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趙方園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