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你見過亮黃色的東風21嗎?丨火車·悦讀

由 聊素麗 發佈於 綜合

雲南米軌鐵路由滇越鐵路、個碧石鐵路等歷史悠久、修築於不同時期的鐵路組成。這些以礦產運輸、邊貿為主要功能的鐵路為雲南帶來工業文明的曙光,也影響了沿線的經濟格局、改變了當地居民的生活。

雲南米軌鐵路穿越多個少數民族聚居區,沿途文旅資源豐富,是獨具特色的旅遊觀光線、工業遺產線,也是引領當地人民走向小康的致富路、幸福路。金秋時節,北京大學學生鐵路文化協會赴雲南省昆明市、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展“雲南米軌鐵路紀行:丈量、感知與守望”調研實踐活動。他們在行走中記錄米軌鐵路百年印記,感受鐵路為西南地區帶來的巨大變化,探尋老鐵路在新的發展機遇中如何展現新作為、書寫新篇章。

八月的滇南大地,秋陽杲杲,金風送爽。我們從昆明南下,在建水、開遠、蒙自、河口等地實地考察、訪談,瞭解當下米軌鐵路保護情況和運營現狀。列車穿行在秀美的雲南大地,古蹟矗立,風笛悠揚,百年米軌鐵路的歷史、現狀與未來成為縈繞在我們心裏的問題。

建 水

火車駛出古城

8月24日上午,我們前往此行的第一站——建水。在崑玉河準軌鐵路通車前,建水已建有個碧石鐵路。個碧石鐵路是雲南人民自主籌資、自主修築、自主經營的第一條民營鐵路,1936年10月通車,軌距只有600毫米,被稱為寸軌鐵路。20世紀70年代,蒙自至寶秀段寸軌改為米軌,接入雲南米軌鐵路網,運行客貨列車。

2015年,個碧石鐵路開建100週年之際,在昆明鐵路局和當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建水至團山段米軌鐵路重新修復,建水古城小火車正式運營。這段凝結着愛國精神和歷史文化價值的百年鐵道線從此煥發新的生機。

對我們而言,乘坐小火車是從未有過的體驗:小火車沿線是建水歷史文化遺產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它串聯起古城和十七孔橋、團山古民居等古蹟,將數百年建水文脈一線相連。當我們抵達臨安站時,當天的車票已售罄,我們只能在車下欣賞小火車了——東風21型內燃機車刷上亮黃色的塗裝,與鵝黃色的站房建築相映成趣。列車已是滿員狀態,站台上的遊客依舊摩肩接踵,可見這一項目蒸蒸日上的勢頭,為建水旅遊業的繁榮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們沿線踏查米軌線路,古老的法式站房、歲月留痕的鋼軌……我們離米軌鐵路從未如此之近。展覽館內,個碧石鐵路的歷史被娓娓道來;館外,古樸厚重的蒸汽機車穿過歲月抵達站台。景區的一位負責人告訴我們,近年來,建水古城受到大眾關注,駛出古城的小火車漸成“網紅”,成為古城的一張名片。

開 遠

城郊間的浪漫時光

次日,我們從建水前往開遠。開遠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工業城市。在開遠城區的鐵道沿線有個1909廣場,1909這個年份也是這座當時還被叫作“阿迷”的小鎮與火車結緣的時刻。回到百餘年前,當滇越鐵路的設計師們放棄經過建水、玉溪的西線方案而改走南盤江河谷時,開遠獲得了它的一次重大發展機遇——列車在這裏過夜、整修,從此,這個車站成為滇越鐵路河口至昆明段的重要節點,成為沿線最繁忙的車站之一。

2018年7月,依託境內的滇越鐵路,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與開遠市政府共同推進的開遠南北軌道交通公交列車正式開通運營。列車運行區間全長11.6千米,設站7座。我們乘上列車,去體驗城郊間的慢時光。

列車刷着綠色塗裝,內飾打造得頗為復古。我們穿行在古老的鐵道線上,打開車窗,風呼呼地灌入車廂,送來高原獨有的涼意。列車駛入彎道時,大家紛紛坐在列尾車窗一側,前面的車廂清晰可見。車過南洞站、接近大塔站時,列車通過蜿蜒的展線,穿過手工開鑿的隧道,歷史的滄桑感撲面而來。進入隧道的一刻起,泥土和山岩的氣息湧入車廂,瞬間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車廂裏多是父母或祖父母帶着孩子做短途郊遊,他們在南洞站或大塔站下車,散步半小時左右,又隨我們一同登車返回市區。列車上的乘務員告訴我們,這列公交列車一般每天運行4對,在投資建設時採用因地制宜的原則,並不刻意打造外向旅遊線路,而是更着眼於服務市民出行,這使其贏得了穩定的市民郊遊客流。

列車再次駛入開遠站時已近晌午。離開車站時,我們回望正在整修的站房大樓,期待這條米軌鐵路迎來新的春天。

碧色寨

老站再芳華

從蒙自市區向北約20公里便是碧色寨站。當年,法國人修建的滇越米軌鐵路和雲南人民集資修建的個碧石寸軌鐵路在這裏會合,使其一度成為舉足輕重的交通中轉地。中國文化與歐洲文化在這個村寨相遇,使這裏成為當時雲南接觸近代文明的最前線。

電影《芳華》的上映讓碧色寨站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這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迅速在網絡上走紅,獲得發展旅遊業的新機遇。

河口至開遠段的鐵道線上依舊有貨運列車運行。初抵車站時,風笛聲突然從遠方傳來,我們在鐵道線外翹首以待,只見一列由兩台東風21型內燃機車推輓牽引的列車緩緩駛來。列車向北駛向開遠,我們駐足回眸,悠揚的風笛聲在鐵道線上綿延,迴響。

河 口

百年律動添新章

南下河口,置身祖國邊陲,滇越鐵路鮮活的律動清晰可感。8月26日下午,我們從蒙自出發來到滇越鐵路雲南段的終點站——河口站。縣城沿紅河、南溪河而建,對岸越南老街市的建築、市景歷歷在目。

現今的河口站是一座嶄新的歐式風格小樓,顯然是在既有建築基礎上經過多次修整而成的。車站左右兩座翼樓變成了酒店和餐廳。河口站站台成為當地通行道路的一部分,電瓶車往來穿行,沿着南溪河曲折駛向林間。

紅河水滾滾向前,滇越鐵路聯通中外,河口站是中越兩國友誼的見證者。自滇越鐵路建成以來,不知多少人員與物資在此集結運轉。在滇越鐵路旁的中越國境線上,矗立着“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巨幅標語牌,昭示着滇越鐵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再添新章。

行走、記錄、思索,串聯起我們在雲南的日日夜夜。火車與鐵路不僅作為交通工具存在,而且作為文化載體存在,百年米軌鐵路,彷彿在講述歷史的滄桑。我們在返回昆明的列車上回味着觸摸米軌鐵路的日子,歷史和現狀在腦海中湧現,期盼老鐵路在新的發展機遇中書寫新篇章。

來源:《人民鐵道》報

文字:翁霆威 徐毅萌 李 想

圖片:易肖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人民鐵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