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日內瓦10月22日電題:世界須踐行團結合作抗疫的“戰略共識”
新華社記者陳俊俠 凌馨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數據,全球新冠病例已超4000萬例,這一數字還在以每天30萬至40萬的速度遞增。第二波疫情兇猛來襲,各國民眾生命安全遭受持續的嚴重威脅,剛剛有所起色的全球經濟又面臨巨大挑戰。“團結合作”不應再是口頭上的套話,而應成為世界切實踐行的“戰略共識”。
隨着北半球進入冬季,全球新冠病例數量加速上升,歐美疫情反彈勢頭最為明顯。由於新冠病毒肆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全球經濟增長2020年由正轉負,主要經濟體除中國外全面陷入負增長的泥沼。但在全球面臨巨大挑戰的當下,一些國家的政客不僅不推動團結應對,反而繼續大肆甩鍋推責、大搞脱鈎對抗。
當前的世界,面臨衞生、經濟和政治等領域多重危機,國際社會更需要清醒認識到當前挑戰之嚴峻,加大團結合作的力度,共克時艱。
團結起來,合力抗疫,需要世界各國聯防聯控,交流經驗和技術,合力研發疫苗。世界衞生組織日前宣佈,已有184個國家和地區加入由世衞組織及其合作伙伴發起的“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更多國家有望公平有效地獲得新冠疫苗,而對疫苗進行有效和公平的分享才是保護高風險人羣、維護全球衞生體系穩定並真正推動全球經濟復甦的最快方法。
不獨疫苗,各國在其他抗疫領域的合作也應加強。世衞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多次表示,目前新冠疫情進入一個“令人擔憂的階段”,各國政府都應充分利用已被證明行之有效的綜合性措施遏制病毒傳播並挽救生命。令人欣慰的是,勤洗手、戴口罩、精準追蹤、加強隔離等科學防疫措施正越來越得到世界的認可和借鑑,有助於更好抑制病毒傳播。
團結起來,合力抗疫,需要各國平衡疫情防控和經濟重啓,消除貿易壁壘,以擴大開放和合作、協調財政和貨幣政策等方式遏制經濟下滑勢頭。疫情期間,部分經濟體採取出口限制等措施,導致國際市場上醫療用品等抗疫物資吃緊,影響全球經濟復甦進程。世貿組織前任總幹事阿澤維多曾反覆強調,“沒有一個國家能自給自足,不管它有多強大或者多先進”。
疫情期間,貿易能夠保證基本生活用品、醫療用品和服務等的高效生產和供應;疫情緩解後,貿易則可幫助各國經濟更快、更強勁地復甦。即將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表明中國正以擴大開放的方式幫助重振世界經濟,其他經濟體也有責任在保護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共同促進貿易,尤其是貨物貿易的發展。
團結起來,合力抗疫,需要各國共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包括支持世衞組織和世貿組織等國際多邊主義平台,更加有力有序地應對全球挑戰。新冠疫情正促使多個專門領域的國際組織展開密切合作。目前,世衞組織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一道,協助公共衞生體系較脆弱國家抗疫;與世貿組織攜手,確保抗疫產品和服務跨境流動;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協作,保證糧食供應鏈正常運轉……
全球化下的防疫是個系統工程,沒有一個國家能單獨戰勝病毒,各國在相關領域全面加強合作,才能儘快控制疫情、恢復經濟。作為防疫專家,譚德塞就曾多次強調各國展現“政治意願”的重要性。
新冠感染人數突破4000萬之際,全球挑戰呼喚全球團結,防疫務嚴,不搞疫情政治化,發展經濟保障民生……這些世界在“戰疫”中形成的寶貴經驗,只有在全球得到全面推廣和踐行,才能真正造福全人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