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胡錫進:新冠病毒才是美國頭號對手

由 簡振武 發佈於 綜合

    把中國確立為首要戰略競爭對手甚至敵手,這是特朗普上任後美國最突出的政策轉向。受一些有極重地緣政治思維和狂熱意識形態理念助手和智囊的鼓動,特朗普政府不僅發動了對華貿易戰,而且它一步步將圍堵中國變成了美國國家戰略的重心。然而大選結果顯示,這一戰略對特朗普總統的連任沒有起到任何幫助。

    特朗普總統最終可以説是被新冠病毒打敗的。從美國利益的角度,華盛頓對中國進行一定強度的貿易施壓或許有其道理,開展一些對華地緣政治競爭也能自圓其説。但是特朗普政府顯然做過頭了,掉入了與中國的對抗並沉溺其中不可自拔,直到過猶不及。

    新冠疫情在美國全面擴散後,華盛頓採取了對華甩鍋戰略,這或許的確有助於緩解美國民眾對政府的不滿,但斥責中國和世衞組織與聯邦政府幾乎放棄國內的抗疫疊加起來,等於是把中國作為理由支持聯邦政府變本加厲的不作為,致使美國的抗疫形勢不斷惡化。

    這一切共同構成了一個沉痛教訓,那就是作為美國這樣的大國,它的挑戰肯定主要來自於內部,國家前進的動力也要大部分來自於對內部問題的良好處理和解決。把外部因素描述成國家的最大威脅,並且假戲真做地將執政精力的很大一部分用來對付嚴重誇大的外部挑戰,改變國家發展的基本邏輯,到頭來是混不下去的。

在大選期間,全美11月6日報告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32830例,再次刷新一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最高紀錄。

    每個國家都有民族主義,而且民族主義是最不經逗,一點就着的。世界上有一些國家的執政者拿民族主義當飯吃,國內一出問題,解決不動,就調動民族主義前來增援。但這肯定是下策,不能當上策用。

    這幾年,美國的執政精英們給中國扣了那麼多帽子,把中美矛盾的一放大成十,甚至無中生有地指責中國,試圖或者讓中國幫着解決美國的問題,或者用煽動美國人對中國的仇視來淹沒對本國政府行動不力的抱怨。但這個策略最終未能奏效。

    客觀而言,今天的世界並非沒有地緣政治競爭,但人類社會當今的主題的確是發展,而不是沒有節制地玩弄國家間的縱橫捭闔。説句大實話,人們沒那麼多功夫搞國家間勾心鬥角的極化。

    華盛頓這兩年把中國幾乎罵成了魔鬼,恨不能讓所有國家遠離中國,但這違反21世紀的常識和常理,與各國的利益背道而馳。所以他們做得舉步維艱,不僅被很多國家應付或反對,也被證明在美國叫好不叫座。

    誰在定義中美關係?它肯定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利益體系,其中由技術進步不斷推動的中美社會大量利益融合有很高的實質話語權。用冷戰的記憶覆蓋這一切,強行扯斷中美社會的相互利益促進關係,用想象的“美國勝利”來虛構宏大敍事,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過去四年華盛頓的這一做法是成功的。

美國務卿蓬佩奧剛剛結束了“可能是最後一次”的亞洲之行。他的反華言論並沒有在此獲得共鳴。

    四年前特朗普贏了威斯康星、密歇根、賓夕法尼亞等“鐵鏽州”,按照貿易戰綁定的邏輯,這次特朗普應該在那些州贏得更多,但他輸了這幾個決定此次總統選舉的關鍵州。

    希望未來拜登能夠以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處理中美競爭。中國也非常重視“美國威脅”,但即使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也十分強調“做好自己的事情”。西方經常指責北京“煽動民族主義”,但請問那些指責者們,他們什麼時候看到過中國人用“民族主義高漲”來代替過解決中國自身問題的努力?

    中國從來就不是美國的主要問題,而且可以肯定地説,所謂“中國威脅”肯定遠遠小於中國人感受到的“美國威脅”。當美國把大量政策的出發點鎖定在“中國威脅”上時,它一定是錯了,如果它故意堅持這一錯誤時,就更糟糕了。無論哪一屆的美國選民,大概都不會對這樣的錯誤給予鼓勵。希望美國兩黨對這個問題做一次徹底的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