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譚勇
“‘生命通道’被打通的那一刻,所有河南救援隊隊員心裏的一塊大石頭落了地。”2月5日,回憶起救援時的場景,河南省非煤礦山應急救援隊隊長,河南豫中地質勘查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姬玉平仍然心緒難平。
參與山東棲霞笏山金礦爆炸事故救援的河南省非煤礦山應急救援隊(以下簡稱“河南救援隊”)是一支功勳救援隊,曾參與完成了河南鞏義大峪溝煤礦透水事故、山西平定古州偉峯煤礦透水事故、山東平邑石膏礦坍塌事故等多起礦山事故的搶險救援任務。
“河南救援隊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快速反應、衝鋒在前,只為早一分鐘打通‘生命通道’,在參與現場救援工作中貢獻‘河南力量’。”姬玉平説。
1月20日16時20分,河南省應急管理廳指揮中心接到應急管理部指揮中心關於協調河南救援隊參與救援的電話指令,河南救援隊同時接到國家應急救援中心事故現場指揮部有關指令。
災情就是命令,救援就是使命。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馬上行動、全力以赴。”省應急管理廳、省煤田地質局迅速對救援工作進行部署,專門成立救援指揮部,由姬玉平帶領技術專家組立刻趕赴現場。技術專家組於1月21日4時抵達1000餘公里外的救援現場,用時不足12小時。
救援離不開設備。救援指揮部高效協調救援裝備,救援隊隊員迅速集結,1月22日下午3時30分,由鑽井、地質、定向、水文、泥漿等專業26名技術骨幹組成的救援隊隨同救援裝備順利抵達救援現場,為迅速開展救援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姬玉平和教授級高工王新敏、高級工程師劉國衞等技術專家組成員及時與現場指揮部溝通對接技術方案。根據現場指揮部命令,河南救援隊具體負責12號排水孔鑽孔施工任務。技術專家組結合現場地質情況和礦井佈局,根據以往救援實戰和鑽探經驗,做好科學研判,反覆優化方案,最終確定將全孔直徑444.5毫米調整為開孔444.5毫米、終孔215.9毫米的排水孔。報經現場指揮部同意後,救援隊隊員迅速投入戰鬥,按照具體施工方案,積極調配專用裝備,為安全科學開展救援工作做足了前期準備。
時間就是生命。1月23日早上,笏山事故現場寒風凜冽,12號排水井施工現場卻異常忙碌。指揮吊車、擺放鑽具、安裝設備,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僅用5個小時,全部設備安裝調試到位;15時8分順利開鑽,從人員進場、設備安裝到開鑽僅用9個小時;17時30分實現直徑444.5毫米鑽孔鑽至22米一開完鑽。
1月25日,接到應急指揮部的撤離指令後,河南省非煤礦山救援隊技術科科長孫文國迅速聯繫運輸車輛,並向救援指揮中心報備車輛信息,組織人員及車輛有序安全撤離。1月27日4時,所有參與棲霞救援人員及救援設備物資有序安全返回山西晉城基地,他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在整個救援過程中,河南救援隊隊員充分發揚優良作風、憑藉技術優勢,為高效救援贏得了寶貴時間。”現場指揮部和國家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對河南救援隊這樣評價。
“這次事故救援,河南救援隊有經驗,也有遺憾。”救援雖然結束了,姬玉平卻有自己的思考,“為進一步做好類似事故的搶險救援工作,下一步,我們會堅持平戰結合訓練模式,重視鑽井專業隊伍建設,強化應急救援力量統籌,加強快速鑽井技術攻關,切實提高應急救援技術水平和應急救援效率。”
作者:譚勇
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