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繼在涉台問題做出小動作之後,捷克反華政客又開始拿中國—中東國家合作機制(“16+1”)做文章。
5月中旬,捷克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通過了一項不具約束力的決議,要求該國退出“16+1”機制,但最終政策還需由捷克政府決定。
當地時間6月8日,捷克外交部長揚·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y)通過發言人對半島電視台就此發表評論,他不僅出言詆譭“16+1”機制,還叫囂要以退出作為對華政策轉向的步驟。
半島電視台報道截圖
利帕夫斯基在評論中妄稱,“16+1”合作機制“未能實現捷克的期望”,他揚言要“重新審視並修訂與中國的關係”,並且,“退出‘16+1’機制就是這個過程的一部分。”
據悉,這已經不是利帕夫斯基第一次在涉華問題上大言不慚,今年4月,他就曾吹噓説,台灣是捷克“最大的投資者之一”,要“儘可能多地“幫助台灣等“受欺負的民主國家”云云。
去年年底,當捷克駐華大使佟福德向中國媒體透露了總統囑咐他“全力支持北京冬奧會”後,利帕夫斯基竟對此十分不滿,他“立即打電話“給大使,要求不要發表進一步的聲明,還稱大使的表態不符合外交政策。
捷克外交部長揚·利帕夫斯基(資料圖) 圖源:衞星社
半島電視台援引中歐亞洲研究所項目主任理查德圖爾桑尼的話稱,捷克某些政客以“16+1”機制做文章實際上是在表達“一種政治姿態”,本質上是捷克國內政治鬥爭的一部分。
長期以來,捷克政壇存在“府院之爭”,在對華關係上,總統和政府之間存在明顯分歧。在現任總理彼得菲亞拉的中右翼政府上台之後,雙方矛盾尤為突出,偏向中俄的總統澤曼影響力日漸式微,捷克越來越倒向西方。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在台灣問題上説三道四,還是聲稱要退出“16+1”,捷克的做派都與此前的立陶宛如出一轍。
捷克政界人士告訴半島電視台,立陶宛就是捷克的前車之鑑。中國不僅制裁了從立陶宛直接出口的商品,還制裁了所有含有立陶宛成分的商品,這樣一來,捷克就無法憑藉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量小而免受影響,因為它將不得不面對來自歐盟的壓力。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成立於2012年4月26日,最初是中國加上塞爾維亞等16國,因此是“16+1”。2019年,希臘加入,變成“17+1”。機制成立以來,有力地促進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各領域務實合作,成為跨區域合作的典範。
2021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貿易總額達8630.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3%。雙方貿易額十年實現了翻番。中國對中東歐國家的投資額則實現了6倍增長。塞爾維亞和波黑與中國全面免籤,阿爾巴尼亞、黑山等國對華出台簽證便利化措施。雙向旅遊交流人數增長近4倍,中歐班列已經覆蓋大部分中東歐國家。此外,匈塞鐵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等項目合作成果喜人。
具體到捷克,2020年中捷貿易額達188.7億美元,中國連續多年成為捷克第二大貿易伙伴。2020年中國對捷克直接投資流量達到5279萬美元,在捷克投資的中國企業超過50家。同年,台灣和捷克之間的貿易額僅為8.9億美元,而累計至2020年,台灣對捷克投資總額才1.6億美元。
2021年,立陶宛宣佈退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當時回應稱,當前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峯會各項成果穩步落實,中方願同各方繼續共享發展機遇和合作成果,推動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行穩致遠,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符合各方共同利益,機制成立9年來成果豐碩,不會因個別事件受到影響。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