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宋雨婷
時至今日,新能源汽車行業依舊瞬息萬變。
一波毫無實力的PPT造車倒下,另一波在資本加持下挺直了腰桿,還有新一輪的科技公司造車運動緩緩拉開序幕。
儘管如此,新能源汽車的未來仍充滿光明。
互聯網的高速增長催熟了新能源汽車的隊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使得很多入局者真正開始拼產品實力和技術儲備,並不斷嘗試新的營銷方式和變現模式。
產品力向上,銷量向上
從整體來看,在政策扶持下,新能源在國內市場滲透率將不斷提高,良性的競爭讓國內新能源技術研發不斷深入,電動化與智能化融合,產品越來越獲得消費者認可。
截至今年6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已由年初的5.4%提高至9.4%,其中6月單月的市場滲透率高達12%。
這其中,中國汽車品牌做出了較為突出的貢獻。
作為國內最高調的三個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相互之間競爭激烈。
比如小鵬汽車標榜自己是“未來交通探索者”,其產品相對豐富,G3i的改款車型剛上市不久,新款的P5車型也開啓了預售。
目前在售的P7車型達到6,000台的月銷量,並且其致力於迭代自動駕駛等智能化功能,提高產能和銷售渠道。
根據港交所上市文件顯示,小鵬汽車將在2022年推出一款基於小鵬Edward平台打造的中大型SUV。
蔚來以“為用户創造愉悦的生活方式”為使命,今年初發布了蔚來ET7,不久前又設立了“蔚來2021年換電站建成總數由500座提升為700座以上”的目標,希望通過換電站建設換來銷量的增長。
而理想汽車則説自己“要致力於研發比燃油車更好的智能電動車”,並將研發高壓純電動汽車技術、平台及未來車型,智能汽車及自動駕駛技術、未來增程序電動車型作為第一要務。
他們所有的努力都在銷量上得以體現。
8月1日,理想汽車公佈了7月交付新車8,589輛,這是品牌單月交付量首次超過八千輛,同比2020年7月增長251.3%,環比2021年6月增長11.4%。
8月2日一早,小鵬汽車公佈其7月交付車輛也超越八千大關,共計8,040輛,環比6月增長22%,位居新造車銷量第二名。
隨後,蔚來公佈成績,7月共交付7,931台新車,同比增長124.5%。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汽車品牌的市場份額已經突破50%。從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國品牌的市場佔有率還會持續提升,尤其是在電動汽車市場,仍然有巨大的機遇可挖掘。再加上中國汽車品牌在智能化層面創新速度較快,將進一步助推其快速增長。”
雖然對比整個車市,新造車們的銷量就是冰山一角。
但他們的一舉一動正是這個時代的縮影,一直以來我們多有提及,產品力才是整個汽車行業的重點,不斷推動技術向上是必須要做的事。
同樣的,在產品力和宣傳上兩手抓也成為了廣大新勢力造車的常規操作。
中國品牌的突破口
現在這個時代,瞭解消費者心理不僅可以增強以洞察力為主導的創意開發能力,更是吸引新受眾的途徑之一。
所以,很多新勢力品牌為了迅速“出圈”,和打上“商務高端”的標籤,在線下紛紛選擇佔據熱門商圈最有利的位置。
根據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佈的《2021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報告中提到:相比於傳統汽車4S店幾乎都開在遠離城市核心商圈的地方,新能源汽車品牌整體上已經將26.98%的門店選在了商圈內。
得益於商圈人流量優勢,線下體驗店體驗中心內部人流湧動,不少消費者聚集於此。
入駐高品質購物中心正成為新能源品牌的宣傳重點,同樣的新能源汽車體驗店也正在成為高品質購物中心的標配。
甚至在大型商圈裏眾多新勢力的入駐讓商場變成了小型車展,對於消費者而言,利用購物之餘看看車,不僅利於瞭解新能源產品,也利於其瞭解時下最新的汽車流行趨勢。
而這些品牌中,國產佔比更高,這對於提升消費者對國產貨的認知也多有助益。
根據中汽協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雙雙超過120萬輛,分別達到121.5萬輛和120.6萬輛,均同比增長200%。
具體到車型上,與上年同期相比,純電動汽車產銷雙雙超過百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超過20萬輛,同比均呈快速增長;燃料電池汽車產銷也結束下降,呈一定增長。
對此,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認為:“中國汽車品牌在智能網聯和新能源領域發展較快,這為中國車企的品牌向上提供了機遇,中國汽車品牌應把握好這種先發優勢,率先實現在品牌層面的突破。”
他還表示,“未來,中國汽車品牌將迎來充分競爭的時代,全球化發展才是其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
其實對於國產車,我還想説,隨着國產品牌產品質量的全面提升,我們長期以來的消費觀也該修正了,質量好,性價比又高的國貨,應該讓更多人看到。
早前,國人在長期攀比進口產品,導致一部分人曾經認為國產很Low,拿不出手。
而這種畸形的消費觀念一傳十、十傳百,往往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攀比真的沒有必要,而這種追求品牌的風氣,真正影響到的是佔比更大的工薪階層。
割普通人韭菜的品牌,真的不應該成為市場的主流。
當然國貨的崛起也不能純靠“國人必須支持國產”這一腔熱血,還得靠設計和質量等綜合提升才能走的更遠。
如今,新能源只是一個切入口,他們的努力並不會説影響車市未來走向,但足夠為自己塑造未來。【iDaily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