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產1234.88公斤 東北玉米機械粒收創新紀錄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10月12日—14日,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區錢家店鎮20畝高產示範田中,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進行測產,結果顯示,畝產達到1234.88公斤,創東北玉米機械粒收規模種植高產紀錄;同時,該地千畝示範田平均畝產超1000公斤,較當地農户平均產量增加450公斤以上。

據介紹,該示範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栽培生理創新團隊指導生產,經農技部門測算,示範田畝均淨收入1529.4元,較農户畝均增收918.9元。

人工穗收,轉型為機械粒收

傳統的玉米收穫方式,通過人力收穫成熟的玉米,在經過晾乾、脱粒等程序之後,方可進行存儲和銷售。然而,這樣收穫的玉米,難以保障玉米質量。中國農科院作科所明博博士介紹,“玉米剛成熟時,含水量一般在30%左右,而安全存儲不黴變的籽粒需要降至14%含水率左右。農户收穫後,一旦晾曬不及時就會發生黴變,這直接影響着玉米的衞生品質。”

畝產1234.88公斤 東北玉米機械粒收創新紀錄

機械粒收現場。中國農科院供圖

隨着現代農業的發展,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玉米收穫也大量依靠機械。當前,我國玉米收穫機械化率在80%左右。但當前的主流,還是機械穗收。此後還需要與傳統人工穗收方式一樣的晾曬、脱粒與烘乾過程,同樣存在作業環節多、人工成本高、容易產生黴變等問題。

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歐美國家開始研發和應用機械粒收技術。當前,該技術在歐美已經相當普及。相比穗收,粒收更容易保障玉米的質量。明博介紹,“當前,我國機械穗收的比例可佔全部收穫面積的70%以上,穗收還是主流。穗收向粒收發展的關鍵,在於收穫時的籽粒含水率需降至28%以下的較低水平,才能在田間高質量地一次性完成摘棒、脱粒、清選和秸稈粉碎拋撒等系列作業。所以,需要在玉米成熟後,籽粒田間乾燥脱水一段時間後再進行收穫。在美國,收穫期一般要比成熟期晚一個月左右,玉米籽粒含水率可降低到17%,才收穫。考慮到我們國家玉米產業發展現狀,目前可實現的模式應該是籽粒含水率降到25%左右的中等含水率時收穫,結合籽粒烘乾,可以協調玉米產量與收穫成本之間的矛盾,同時得到質量更好的玉米。”

密植增產,水肥一體化利用

目前,我國玉米最高畝產是前不久在新疆創造的1663.25公斤,但絕大部分地方,無法達到這一水平。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玉米每公頃平均產量為6316公斤,也就是説,平均畝產只有421公斤。

此次中國農科院的示範田中,是如何實現高產的?據該團隊首席李少昆研究員介紹,團隊歷時17年在全國多個生態區組織實施玉米高產潛力探索,明確了以“密植增穗增產,培育高質量抗倒羣體,增加花後羣體物質生產和高效分配”為核心的產量突破途徑,已經連續7次刷新我國玉米高產紀錄。

何謂密植?明博介紹,“比如在東北通遼,一般農户的田地中,每畝約收穫玉米3500穗,而我們將播種密度提高到每畝6000株,收穫時可以達到每畝5300—5500穗。在新疆,也就是我們剛剛刷新紀錄的示範田中,我們每畝播種了9000株,實收8600多穗。發揮羣體優勢是現階段玉米增產的可行途徑。”

此外,應對密植特徵,該團隊還使用了更加高效的水肥一體化技術。“玉米長高以後,人或機械很難進行田間管理,尤其是密植的情況下更是如此。玉米的關鍵生長期無法追肥,實現高產就非常困難了。農民通常採取增加底肥使用量或者使用緩釋肥料的方式,希望能夠滿足玉米的肥料需求。但這樣做的效果並不理想,也嚴重拉低了我國的肥料利用率。在我們的示範田中,依託水肥一體化的滴灌技術,人不用進地,也能夠在玉米生長期內按需澆水、追肥,在更好地滿足玉米生長所需的同時,還大大降低了水和肥的損失”。

科技入户,提升種植户收入

據介紹,此次收穫的千畝示範田,建立於2019年,團隊帶領當地合作社具體實施,把試驗基地變成了“做給農民看,帶着農民幹”的“田間課堂”,宣傳推廣現代玉米生產理念和技術。雖然今年經歷了春季低温、夏季乾旱以及秋季颱風冰雹等多次災害性氣候過程,但示範區玉米長勢良好、抗逆性強、產量穩步提升。

這些示範田中的技術,能否有效地推廣到當地農户之中?對此,明博介紹,“示範田本身就是為了向當地農民推廣技術所設立的。依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國農業科學院‘藏糧於技’重大任務以及通遼市各級政府部門的項目支持,我們將在高產理論探索中逐漸形成的‘玉米密植高產全程機械化綠色生產技術’拿到通遼主產區進行大規模的示範推廣,結合當地普遍具備的淺埋滴灌生產條件,開展了高產宜粒收品種篩選、高產潛力與密植栽培、水肥高效運籌技術、高質量玉米生產等系列試驗研究,篩選成熟的品種和技術就會在示範田裏進行集中展示。像這樣的示範基地,僅通遼市就設立了4處,帶動了一大批種植合作社應用了我們的技術方法。”

明博告訴記者,“示範田本身就是做給農民看的,其中的技術相對於高產探索研究所運用的技術要更實用,農户能夠快速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原理和方法。同時,農户看到了示範田的實際增產效果,自然就會跟着學,因此這種推廣模式的效果很不錯。下一年,將會有更多的合作社和規模農户運用我們的技術實現產量和效益的協同提高”。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穆祥桐 校對趙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85 字。

轉載請註明: 畝產1234.88公斤 東北玉米機械粒收創新紀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