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這4種表現,證明孩子已經缺愛,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美國著名兒童教育專家艾爾菲·科恩在《無條件養育》一書中提到:“相比我們對孩子有何感受,孩子如何經歷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我們對待他們的方式才更重要。”

不少父母愛着孩子,但孩子從父母的態度、行為或語言中卻沒有感受到愛,其實他們已經“缺愛”了。

出現這4種表現,證明孩子已經缺愛,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出現以下4種情況,就是孩子缺愛的表現。

越是叛逆的孩子,越缺愛

熱播劇《以家之名》中的小橙子,任性叛逆,像個長滿刺的刺蝟,處處惹人嫌。可她之所以這樣,其實也只是因為內心缺乏愛。

她年幼喪父,母親控制慾極強且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創傷世界裏,對她鮮少關心,從來不知道也不關注她內心的真實想法。

想回國定居,就私自決定了,從不考慮小橙子的意願,也沒有考慮回國定居對她高考有多大影響,更沒想過女兒之所以這麼叛逆的原因。

記得劇中有一幕,讓人特別心疼。她在賀子秋的咖啡店,隔着玻璃,看着賀梅和賀子秋母子時,滿臉的羨慕。她內心非常渴望能與母親這樣安靜的坐下來,彼此關心、互相問候聊天。

是缺愛,導致她的叛逆。是叛逆,保護了她乾涸貧瘠的內心。

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到,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在試圖告訴我們:“我感受不到歸屬和自我價值,而且我對於如何得到它們抱有錯誤的想法。”

缺愛的孩子,常常用叛逆來尋求關注,向父母索愛,以驗證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程度。

越是叛逆的孩子,越缺愛。

他們如果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注和回應,會讓他們對人對事產生多疑、偏執、冷漠、不合羣等不健康的心理。

而擁有父母無條件愛的孩子,心中則充滿安全感,無須用叛逆來得到回應,無須證明自己、證明父母的愛。

出現這4種表現,證明孩子已經缺愛,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越是懂事的孩子,越缺愛

都説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孩子往往做得多,卻得到最少。

小S曾在節目中説:生老大的時候因為是第一胎,所以感覺特別愛她,生第二胎的時候,就覺得是生了一塊肉,所以沒有必要和她互動。

但是隨着孩子的長大,三個女兒中,得到最少關注的二女兒卻是最懂事的。

她會在母親節制作卡片告訴媽媽:“不管您老還是年輕都很美,等你老了我會照顧你!”;會為媽媽在睡前倒一杯温水;也會在自己生日那天給媽媽送一支康乃馨,表白媽媽:“沒有媽媽,就沒有我!”

小S坦言:二女兒總是被夾在中間,急於想表達自己對她的愛,也渴望能獲得家人的愛。

有人説:“被愛的人是長不大的孩子,缺愛的人總是早熟。”

因為缺愛,懂事的孩子小心翼翼、極盡所能地去討好父母,關注父母的情緒,看父母的臉色,急於向父母表達愛,事事都做到儘量完美不讓父母失望。

他們期望用懂事,來換取父母的愛。

他們的內心,像一隻隨時可能會被拋棄的小狗,不安、彷徨,渴望着家,渴望着愛。

比起會哭的孩子,過於懂事的孩子更需要關注和愛。

出現這4種表現,證明孩子已經缺愛,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越是自卑的孩子,越缺愛

曾在知乎看到一位網友分享的故事:

她從小到大,都很在意周圍人的看法,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做事情也要不停的確認對錯。

如果出了狀況,永遠覺得是自己的問題,不停地想自己哪裏做得不好,陷入自我否定的死循環。

而這一切的根源來自於家庭。從小,她父母就很少對她表達愛意,對她説的話永遠都只有傷害和貶低。

作業不會做,她母親會説:“怎麼這麼笨啊?”

考試考不好,會被責怪“我怎麼生了你這個不爭氣的?”

就連出去和親戚吃飯也被嘮叨:“和人打招呼都不會,你是木頭嗎?”

父母的貶低和指責,讓她越來越自卑,也越來越不確定父母的愛。

孩子的自我認知,大多來自於父母。父母的貶低、懷疑等行為,讓孩子感受不到任何愛意,進而慢慢降低自我價值感和自我評價,內心變得自卑。

心理學家武志紅在《願你擁有被愛照亮的生命》一書中説:“所有的自卑,都是因愛的匱乏。”

被愛包圍的孩子,才能摒棄否定,無須自卑,擁有自信。

出現這4種表現,證明孩子已經缺愛,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越是黏人的孩子,越缺愛

看過一篇報道:

某幼兒園開學當天,有些小朋友能安靜地走入學校,有些卻在校門口嚎啕大哭,抱着爸媽不撒手,無奈之下只能由幼兒園的保安抱進學校。

朋友琪琪的女兒就是後一種,她特別粘媽媽,不管媽媽走到哪都形影不離,就連媽媽上廁所也要跟。

原因是,琪琪做微商,陪孩子時總在看手機,常常因為忙着和顧客溝通,而忽視孩子的喜怒哀樂。所以孩子黏着她,以期望得到更多的愛和關注。

孩子過於黏人,是她沒有感受到父母的關注,無法在心中建立起安全的堡壘,哪怕和父母短暫的分離也會讓他們感到焦慮不安。

兒童心理學家陳忻告訴我們:“安全感並不會因為一次的分離就缺失,也不會因為某一段時間的相處就穩定不移,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寶寶從小和父母的互動中一點一滴的形成的。”

缺少這種互動,孩子就會缺失安全感,會對父母的愛不確信,進而用黏人的方式,希冀得到更多的愛和陪伴。

心理學家戴維·埃爾金德説過:“孩子們最需要知道的是,他們對父母很重要,永遠都被愛圍繞。”

只有擁有足夠愛的孩子,內心才會充盈圓滿。

他們相信,無論怎樣父母都會愛着他,不會離開他,愛使他們更加的獨立。

出現這4種表現,證明孩子已經缺愛,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愛,能讓孩子活出耀眼的光芒

缺愛的孩子各有不同,有愛的孩子卻大多相似。

他們自信、獨立、陽光、感恩、勇於追尋自己的夢想和人生。

前段時間,#楊迪下跪感謝父母#的話題衝上熱搜,讓無數人感動。

原來,楊迪和父母參加了一檔綜藝節目,他當眾感恩父母:

“你們從來沒有阻礙過我,總是支持我追逐自己的夢想;從來都是鼓勵我,讓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優秀,我不管幹什麼,你們都會説“好棒”,然後讓我越發的堅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非常感謝你們!”

父母無條件的愛和包容,讓他可以勇敢前進,並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歡,從籍籍無名到成為真正的藝人,在各大綜藝中傳播歡聲笑語。

出現這4種表現,證明孩子已經缺愛,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在《無條件養育》一書中對“無條件的愛”給出定義:“無條件的愛與孩子做了什麼毫無關聯,無論他們成功與否、無論他們是否乖巧、無論如何,都毫無保留地給予他們愛。”

真正的愛,從來沒有條件,沒有前提,沒有目的,不問結果……

一個擁有愛的孩子,將更有底氣面對未來一切的風雨和挑戰,活出最耀眼的光芒!

撰稿:沐青

【來源:寶媽食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05 字。

轉載請註明: 出現這4種表現,證明孩子已經缺愛,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