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東風雷諾突然宣佈重組,這意味着市面短時間內看不到東風雷諾生產的新車。直白點來説,雷諾退出了中國市場。作為上世紀和豐田、大眾等一眾日系德系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車企,先入為主的優勢理應很大才對,但雷諾在中國的幾十年時間裏卻處處碰壁,雖有曇花一現,但最終仍然走向衰落。今天就來看看雷諾在華為什麼會以失敗告終。
錯過國內汽車行業發展黃金期
拋開距離我們很久的三江雷諾不談,此前雷諾汽車一直是以進口身份來到國內,由於價格有些偏高以及缺乏經銷商的原因,銷量一直都是中規中矩的水準,市場表現同樣也不温不火。此時與雷諾一同進入中國市場的大眾、豐田在國內都有了自己的合作伙伴。直到2010年左右,伴隨着國內SUV熱潮興起,在其帶動之下整個汽車市場開始不斷攀升。憑藉着雷諾日產聯盟以及日產和東風之間的關係,2013年12月東風汽車和雷諾汽車共同出資50%成立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但由於新車進程過慢,直到2017年才迎來第一款車型科雷嘉上市,雖然後來科雷傲和科雷繽也相繼進入展廳,但此時已經來到2018年,後面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連續30年保持增長的中國市場首次出現下跌,而東風雷諾不僅剛好錯過了這個長達數年的風口,而且還在曲線最高處進場,就像股票一樣,直接被收割一波韭菜。
國產車型本質就是換殼日產
由於雷諾-日產聯盟的原因,兩家平台技術完全通用,於是導致兩家旗下產品有着高度同質化,例如科雷嘉就是逍客、科雷傲就是奇駿。雖然看上去與許多車企實行的雙車戰略非常相似,表面有助於促進提升市場份額,但請不要忘記,雙車戰略是以同一個品牌為前提,而雷諾和日產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品牌。並且由於缺乏知名度和品牌口碑,儘管兩台車本質上是完全一樣的產品,但消費者選車時更傾向日產,再加上東風雷諾一直不肯放開優惠,價格相比日產同類產品沒有任何優勢,因此銷量節節敗退。
法系車國內市場邊緣化
除了雷諾品牌自身問題之外,法系車在國內市場普遍低迷也被拖下水。由於PSA集團下的雪鐵龍、標緻產品更新迭代速度過慢、質量問題頻出、孤芳自賞的價格以及不聽取消費者意見,一意孤行“魔改”新車,不斷透支消費者信賴,最終造成不可逆的結果。不僅如此,隨着主流合資車企價格下探和自主品牌高端化,整個法系車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壓,品牌逐漸邊緣化。雖然雷諾源自日產技術,但品牌來自法國,難免會出現“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局面。
根據東風雷諾重組後的聲明,未來不會再以燃油車的形態迴歸國內市場,而是以新能源汽車和商用車為主要發展方向迴歸。雖然許下了承諾,但能否實現還要打上一個問號,畢竟雷諾去年全球銷量同比下跌21.3%,虧損達到80.5億歐元,期間不斷出現縮減產能、大規模裁員等節源措施,雖然有所成效,但這畢竟是緩兵之計,總有一天會走到盡頭,眼下必須儘快從產品入手,走出低迷困境。
總結
伴隨着國內汽車市場從增量轉變為存量,消費者對於汽車產品力正逐步提高,以往合資車高高在上的地位變得搖搖欲墜,只不過最先坍塌的是承重牆最為薄弱的那幾個品牌。不僅僅是法系車,韓系車還有捷豹路虎等一些邊緣化品牌也同樣面臨着抉擇,是要尋求改變,繼續深挖中國市場這塊蛋糕,還是果斷一些“割肉”保本,儘早退出國內市場?這都是它們需要儘早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