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坦克逐漸變成了各國陸軍的主要作戰裝備。在戰場上,一個裝備了坦克的步兵師可以輕鬆擊潰數個純步兵師,在不少戰役中,坦克是絕對的決勝兵器。例如蘇德戰爭時期,正是因為蘇聯打勝了庫爾斯克坦克會戰,才成功步步緊逼德國納粹,在短時間內攻入德國本土。畢竟當時除了坦克與少數反坦克火炮外,軍隊沒有什麼辦法來對付對手的裝甲車輛。到了現在,隨着現代科技的不斷髮展,普通士兵在獲得反坦克導彈之後,也能輕鬆擊毀對手的主戰坦克。
在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埃及軍隊正是依靠反坦克火箭彈擊潰了以色列數個裝甲旅。第四次中東戰爭後,包括美國、蘇聯在內各國的裝甲設計單位都更加強調坦克裝甲厚度,現在不少設計單位自稱其產品裝甲厚度超過一千毫米。那麼,真的有坦克正面是一塊一米厚度的鋼板嗎?坦克三大要素為裝甲、機動、火力,如果在裝甲方面花費太多心思,這就意味着坦克在機動方面可能要落後。現代主戰坦克速度比家用小汽車還要快不少,自然不可能用太多軋製鋼來做裝甲板了。
其實,所謂裝甲厚度指的是等效厚度,並非是物理上的厚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少國家坦克正面為垂直裝甲,這種情況下才是裝甲物理厚度多厚,而等效厚度就有多厚。等效厚度意味其在某一特定入射角和特定彈種射擊時,等於多厚的垂直鋼板。在T-34設計的時候,設計師充分考慮到等效厚度問題,將正面裝甲板改為傾斜式裝甲,這使得T-34坦克的等效厚度遠超其實際物理厚度。隨後各國便推出了混合裝甲板,在裝甲板中附加一定的陶瓷和其他金屬材料來增加其等效厚度。現代主戰坦克一般在60噸到70噸左右,正面裝甲物理厚度如果達到了10000毫米,那這就是一塊鋼鐵在路上行進,根本算不上是主戰坦克,自然沒有多大意義。
1963年,T-64主戰坦克採用了更為複雜的夾心餅式三層複合裝甲。其中第一層為80毫米普通裝甲鋼,第二層為104毫米玻璃纖維裝甲,第三層則是20毫米裝甲鋼,其實際厚度約為200毫米,其中大部分還是複合材料,但是在對付破甲彈時,複合裝甲等效為600毫米的裝甲鋼,就算是對尾翼穩定穿甲彈也有300毫米裝甲鋼的防護性能,複合裝甲讓T-64在有限的裝甲噸位上獲得了更好的防護性能,
除此之外,各國坦克還會在外表覆蓋一層爆破反應裝甲,如法國GIAT公司生產的爆破反應裝甲厚度為75毫米,但是可以等效為200毫米的裝甲鋼。爆破反應裝甲的原理則更簡單了,在對手炮彈命中裝甲的時候,爆破反應裝甲首先會產生爆炸,這種爆炸對坦克自身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可以降低對手炮彈的速度,並改變其飛行軌跡,以此來等效於裝甲鋼板。基本上全世界各國的主戰坦克在全披掛狀態下都要在裝甲板上貼幾十塊爆破反應裝甲。
也就是説,各國宣傳本國主戰坦克裝甲等效厚度達到1000毫米其實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如果説實際裝甲厚度為1000毫米,那就有點駭人聽聞了。要知道,鼠式坦克正面裝甲實際厚度也只有220毫米左右,為了達到這個等級的防護水平,鼠式坦克噸位達到了188噸,相當於不少小型軍艦了,這是不科學的,其重量相當於數輛現代主戰坦克。連通過正常的公路橋都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