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4歲的苗曉紅是新中國第二代女飛行員。她熱愛飛行,在她5000小時的飛行經歷中,她曾飛過多個機種,執行過搶險救災、接送首長、國防科研、人工降雨、軍事運輸等多項任務。退休後,她把自己的飛行經歷變成文字記錄下來,專注於女飛行員的文學創作,著有《我是藍天的女兒》《共和國首批女飛行員》《一代天嬌:中外早期女飛行員史話》等作品。2019年5月28日,82歲的苗曉紅駕駛泰克南P2010飛機重返藍天,創下中國婦女最高年齡駕機飛行的記錄,被網友們贊為“硬核奶奶”。
1956年6月,苗曉紅高中畢業。備考大學期間,當她得知新中國招收第二批女飛行員,便毅然放棄高考,報名參軍。被成功選上後,苗曉紅進入徐州的一所航空預備學校學習,只有訓練合格,她才有機會成為一名真正的飛行員。
當時,苗曉紅已經是一名共青團員,還是少先隊輔導員,到預校報到時,她內心多少有點優越感,沒想到同學中從北京、河北來的有四五個居然是共產黨員,這讓苗曉紅感到非常新奇。“我是山東人,五六十年代我們中學裏基本沒有黨員,但來了預校一看還有黨員,就覺得她們真厲害,北京來的人就是不一樣!”
年輕好勝的苗曉紅不甘落後,她頓時覺得,自己只是個團員,不夠先進,還是得入黨。她當時看了兩本前蘇聯小説,一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另一部是拉斯闊娃的自傳體小説《一個女領航員的筆記》,小説帶給她的英雄情結,更加深了她對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嚮往。
苗曉紅跟部隊的區隊長説:“區隊長,我也想入黨。我看到你們黨員,覺得特別光榮。怎麼才能加入共產黨呢?”區隊長告訴她,想入黨沒什麼竅門,就得按照部隊的要求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當時實行的是6天工作制,1天用來政治教育,主要講黨史、軍史,其他5天全是軍事和體育訓練。軍事訓練時需要喊口號,有的同學比較害臊,喊不出來。區隊長跟苗曉紅説,像這些事你就得帶頭,要顯得咱們是一個女兵,不能再有那種扭扭捏捏的學生氣。
體育訓練更苦,滾輪、旋梯、轉椅等都是飛行員訓練的必修課。剛開始,這些年輕的女孩子們害怕,不敢做,苗曉紅便帶頭做,而且從不叫苦,她要經歷從學生到軍人的轉變。
李慧君攝
至於每週一天的休息日,還要勞動半天:維護綠化、修整溝渠路面等。在苗曉紅的記憶中,運土是最艱苦的工作,當時連推車都沒有,完全靠人工把土裝在筐裏抬到另外一個地方去。為了比別人做得更好,其他人都是兩人合抬一筐土,苗曉紅則一個人用擔子挑兩筐土。因為勞動量太大,每天晚上兩條腿疼得都上不了牀,她就扳着腿上去;肩膀被磨得皮破流血,她就墊上一條毛巾,還是咬牙挑。
苗曉紅能吃苦,被指導員看在眼裏,指導員告訴她,想要入黨,光是勞動好、軍事訓練表現好還不夠,必須還得在思想上提高自己,學黨史、學軍史,對黨有正確的認識。
“區隊長也跟我説,一個共產黨員,不光要表現得比別人突出,思想上還要做好吃苦的準備,而且要為共產主義事業吃苦一輩子。一開始我也不懂,問共產主義事業是什麼呢?她説,共產主義事業就是全人類都要幸福,咱們就是要奔着這個目標去。所以我就意識到,共產黨員不只是光榮,還要樹立遠大的目標,要用我們的吃苦給別人帶來好處、帶來享受、帶來幸福,達到這樣一個目標才行。”從那時起,苗曉紅不斷從行動上對自己有了要求,在思想上也對自己有了要求。
1956年12月8日,黨支部通過了苗曉紅的入黨申請,這個日期,直到現在她都能脱口而出。“那天我實在太興奮了,覺得我受的所有的苦都值得,我沒有浪費領導的苦心,也沒有愧對自己這半年的表現。”
苗曉紅透露,未來她仍有飛行計劃。就算將來總有一天飛不了了,她還能“做做小事”,“給大夥搞搞垃圾分類”“宣傳綠化”。“我信仰一句話:追夢人永遠是年輕。歲數上我年輕不了了,但我的心態還可以。反正我能做什麼,我都會做。”
寄語:
“《青春之歌》裏説,一個革命者,只有當他永遠地閉上了眼睛,他才有權利停止革命鬥爭,停止為黨做事。這句話對我來説特別有意義,雖然我已經80多歲了,可是我還沒有閉上眼睛,還沒有最後停止呼吸,我就應該為共產主義事業做事情。只要祖國需要我,我就還能飛。”——苗曉紅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户端 | 記者 袁雲兒
編輯:金力維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