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原先教育有棍棒下出孝子的古訓,可如今棍棒教育早已被民主教育取締,多數家長不會再對孩子實施肢體暴力,可是卻衍生出幾種新型的問題,比肢體打罵更傷娃,而且隨着時間的流逝難以抹去傷痕,很可能會把孩子推向深淵。
1、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
多數中國父母是不合格的,他們並沒有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來,尤其是父親,喪偶式育兒是諸多家庭的現狀,父母對孩子缺少陪伴、教育以及關心,長期的冷漠會讓孩子性格內向自卑、極度敏感,十分缺乏安全感。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很多孩子在家的業餘時間都是和手機、電視為伴,很少能跟父母坐在一起談心聊天,他們其實內心非常空虛寂寞、孤獨無助,手機成為他們的精神寄託。
因為缺少愛、關心、温暖和陪伴,尤其是夫妻關係不佳、家庭不和諧的家庭,很容易把一個善良、活潑、可愛的孩子推向絕望的深淵,一個從小沒有歸屬感和價值感的孩子,窮盡一生都在尋找所謂的安全感。
2、對孩子冷暴力
有的父母在育兒上遇到問題時,知道打罵孩子是不對的,於是選擇用成年人慣有的招式——冷暴力解決,將自己調成靜音模式,對孩子不打不罵、不理不睬,讓孩子自行領悟和反思。
有的父母全然忽視孩子,因為手頭上正在忙,就不耐煩地對孩子吼,“別煩我/你煩不煩”後置之不理,要麼就是裝作聽不見,或者是心不在焉地敷衍“等一會兒再説”,結果最後都是不了了之。
或許一次兩次並沒有什麼,可是長期被父母冷漠對待,對他們的心理是一種摧殘,沒有投入情感的養育方式,會養出一個情感匱乏、心理扭曲、極度冷漠的娃。
3、羞辱式激勵
相比於肢體暴力,語言暴力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更加長久、難以治癒。對於孩子而言,羞辱式語言刺激不僅會影響大腦發育,還會讓其逐漸習慣甚至無奈地接受現狀,內心變得麻木、冷漠、不以為然。
父母的一次次羞辱讓他們變得沉默,甚至因怕被父母訓斥,總是精神緊張,內心恐懼,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往往只會唯命是從,精神上過分壓抑自己,在未來發展上很被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期羞辱孩子會讓其潛意識裏形成一種“我就是這樣子的”下意識想法,然後逐漸向這個想法去指導和驗證自己的行為,最終真的變成父母口中的“笨蛋”“沒用的人”“沒出息的人”。
4、表現得過度焦慮
與冷漠型父母不同,這類父母過度焦慮,對孩子總有操不完的心,不僅自己處在緊繃的狀態中,讓孩子的精神也備受壓力,比如因攀比心理作祟,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讓他們沒有喘息的空間。中國家長的焦慮正將孩子逼向絕境,他們一次次聲嘶力竭地回擊,可是父母根本滿不在乎,甚至變本加厲。
如果您在家庭教育中出現以上幾種表現,務必請儘早改正,還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每個人的成長只有一次,一旦錯過是很難彌補的。
讓孩子的成績名列前茅、考上名牌大學才説明父母教育成功?這是對家庭教育極大地誤解,父母教育的最主要任務是建築孩子的人格長城,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如下這樣——
1、培養孩子積極樂觀、陽光向上的心態;
2、讓孩子懂得感恩、寬容、善良;
3、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有一顆迎難而上、正視失敗的心;
4、教會孩子自我保護能力,一個是保護身體不受傷害,一個是面臨誘惑時的辨別能力;
5、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提升思維和創造能力,去實現自身的夢想;
6、培養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和為人處世之道,提升其人格魅力;
7、讓孩子正視自己的不足,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學會欣賞自己,將優點發揮到極致。
想讓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首先父母得做好一個榜樣,父母是孩子人生的領航人,想讓孩子乘風破浪順利到達彼岸,父母必須有正確的方向,言傳身教是教育孩子最迅速、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
父母要為孩子建造一個良好的平台和基礎,只有父母的教育觀念正確,才能在言行舉止上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最終受益一輩子。
我國當前家庭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懂教育的家長依舊佔據少數,多數家長雖然重視教育,可是缺乏正確的思想、觀念和方法,如果不懂育兒,平時可以多看教育書籍,領悟成功家教的真諦,並結合實際情況,應用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