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們小時候得個獎狀且光榮了,那個時候獎狀的“含金量”也高,雖然只是一張紙而已,但是一個班級最多三個,前三名有獎狀,每年年終期末考試才有獎狀,年中的時候有個優秀三好學生的獎狀,而一個班級中最多也只有兩三個優秀三好學生。
所以,那個時候,誰要是得了獎狀,別人都羨慕得不得了,因為只有那些十分優秀的孩子才能得獎狀。
有位朋友當了媽媽之後,經常會曬女兒的獎狀,那個時候還不瞭解現在學校的真實情況,我留言稱讚了一句:你女兒真優秀,經常拿獎。結果她回了一句:每個人都有。
確實,現在的獎狀並沒有多“值錢”,就一張紙而已,不如每個人孩子都發一張,美其名曰:鼓勵孩子上進。
兒子樂顛顛拿獎狀回家,媽媽卻怒了
看了這樣一個案例,覺得很有意思,拿過來跟大家分享。有個小男孩期末的時候屁顛顛拿了一張獎狀回家,很是自豪地跟媽媽説:我得了獎狀。
媽媽問:什麼獎狀啊?
孩子説:最懂事寶寶,老師説的。
媽媽拿過來獎狀一看,上面明明就寫的“最憧事寶寶”,哪裏是什麼“最懂事寶寶”。
媽媽瞬間就怒了,這糊弄孩子也不在這樣的,這是欺負孩子不認識字嗎?老師就是這麼工作的?還是老師壓根就分不清這兩個字?這不是誤人子弟嗎?
現在的獎狀真的是五花八門,什麼“好孩子獎狀”“最懂事寶寶獎狀”、“最勤勞寶寶獎狀”,甚至還有“最孝順寶寶獎狀”,不知道老師是怎麼評定的,反正就是想到的都給安排上,秉承着人人有份的原則。尤其是一些培訓機構,學習末尾的時候,每個人必須安排上一個獎狀。
每個人都有獎狀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記得我小時候看見別人獲得獎狀,真的特別羨慕,就想什麼時候自己也去上台領獎狀呢?媽媽告訴我説,想要獎狀很簡單,多努力一些,在學習上多動腦子,就可以了。
後來在我的努力下真的就拿到了獎狀,且從連續四年都有獎狀,想起來都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小外甥女她們班級幾乎每個人都有獎狀,每次我問小外甥女説:你就不羨慕前三名的孩子有獎狀嗎?她説,幹嘛要羨慕,我也有啊。
她確實有,不過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沒有一個關於學習的。
每個人都有獎狀,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孩子,不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感,但是也確實存在很多弊端,如下幾點:
1、孩子不會在乎“榮辱”
獎狀“含金量”高的時候,孩子都想通過努力去獲得獎狀,當每個孩子都有獎狀的時候,孩子們都會覺得自己也有獎狀,沒有必要去羨慕別人,所以動力就少了很多。
2、榮譽感也差了很多
獎狀少的時候,得的人少,獲獎的時候榮譽感爆棚,現在孩子們獎狀多了,每人有份,這種獲獎的榮譽感就消失了,榮譽感消失了,又回到了第一條,孩子的動力就消失了。
獎狀太多對老師有什麼影響?
以前獎狀“含金量”高的時候,老師們也很重視,每次獎狀上的字都是由學校小編或者是毛筆字好的老師來書寫,絕對不會有什麼錯誤,現在獎狀多了,都是由班級老師在書寫,有的字跡還很幼稚,甚至錯誤百出,這樣孩子們更加不會重視獎狀。
每次到了年終,老師要寫幾十份獎狀,在老師眼中,這只是一沓子紙,跟榮譽更加沒有關係,長久以往,獎狀的意義真的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