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從爆炸恆星的剩餘材料中發現了一大堆有趣的分子。超新星1987a位於163,000光年外的大麥哲倫星雲,這次爆炸最初在1987年2月被看到。
一項新的研究詳細介紹了非常年輕的超新星殘留物的分子組成和化學成分。科學家們檢測到一氧化碳(CO)和氧化硅(SiO),以及以前沒有看到的甲酰基陽離子(HCO +)和一氧化硫(SO)。研究人員估計,在氧化硅(SiO)分子中可以發現來自爆炸恆星的大約1/1000個硅原子,而每百萬個碳原子中只有少數幾個在存在於HCO +分子中。
卡迪夫大學Mikako Matsuura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説:“這是我們第一次在超新星中發現這些種類的分子,我們長期以來假設,這些爆炸摧毀了恆星內部的所有分子和塵埃。”
當恆星爆炸時,它們創造出宇宙中較重的元素。強大的爆發將新形成的物質分散在宇宙之中,這種材料最終將被用來形成新的星星,所以理解它在源頭的構成是非常重要的。
對這些意想不到的分子的檢測表明,隨着超新星的殘餘的氣體開始冷卻到-200℃以下,合成的許多重元素可以開始富集分子,形成一個粉塵工廠。最令人驚訝的是,這種富含分子的粉塵工廠通常也在恆星誕生的地方被發現。因此,大質量恆星的死亡可能會導致新一代恆星的誕生。
這種檢測幫助科學家確認了有關元素形成的一些有趣的事實。大麥哲倫星雲是一個我們銀河系的一個衞星星系,它含有較少的重元素。在這樣的環境中,超新星產生的中子富含同位素較少,這項研究證實了這一觀點。
天文學家在30年前發現這顆超新星以來一直在研究,但發現很難分析超新星的最內在的核心。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列在毫米波長(在紅外線和無線電光之間的電磁波譜區域)觀察的能力使我們能夠看穿其間的塵埃和氣體,並研究新形成的分子的丰度和位置。這個精密的天文台由66個天線組成,它們可以用微波來研究宇宙。
眾所周知,大質量恆星,超過我們太陽的質量的十倍以上,以驚人的方式結束了它們的生命。當這樣一顆恆星耗盡了燃料,就再也沒有足夠的熱量和能量來抵抗它們自身的引力。恆星的外層曾經被核聚變的力量所壓制,然後以巨大的力量撞擊到核心上。這種崩塌的反彈觸發了爆炸,將物質送入太空。
研究人員希望通過這個天文台有更多的時間來再次觀察超新星殘骸。他們想要確定這些分子的豐富程度,以及如何在氣體中隱藏更多難以捉摸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