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按學生成績分班情況依然存在一些老師玩“失聯”避調班請託
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分班究竟有多“複雜”
調查動機
關於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分班的討論由來已久,一些學校按師資力量、學生成績分“重點班”“實驗班”的做法讓不少新生家長產生“分班焦慮”,繼而出現一些家長“走後門”“跑路子”的現象。今年秋季開學前,不少地方出台規定,提出採取抽籤、“砸金蛋”等方式分班,其目的就是為了消除一些家長的“分班焦慮”,保證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資源均衡。義務教育階段的分班究竟有多“複雜”?怎樣均衡合理分班、實現義務教育法的立法本意?《法制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本報記者 杜 曉
□ 本報實習生 塗陳昊
開學在即,各地紛紛採取相關措施規範義務教育階段的新生分班。
據媒體報道,不久前,廣東一所中學舉行了初一所有班以及高一5個平行班的分班抽籤。
為何要採取抽籤的形式給新生分班?《法制日報》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義務教育階段分班的複雜性要超過人們的想象。
考試分班成學子共同回憶
對於許多過來人而言,分班是習以為常的事情。
現在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的王靜是北京某重點中學的畢業生。
“我們進校就有分班考試,根據學生考試成績分到實驗班和普通班。我比較幸運,分到了實驗班。”王靜告訴記者,當時一個年級有400人,10個班,每班人數都一樣。
“我記得當時分了3個實驗班,現在也有。其實,這3個班也分上中下,有1個班會稍微好一些,因為老師好。”王靜説,3個實驗班也有走後門進來的同學,不過人數不多。
“初三衝刺時,每個星期六都會補課,當時是全年級前多少名和倒數多少名的同學來上課,一個是為了拔尖,一個是為了不拖後腿。我覺得分實驗班和普通班挺好的,實驗班的學習氛圍很濃厚,想掉隊都不行;普通班也不是沒有成績好的,只是很少,學習環境不是很好,成績數一數二的學生也可能慢慢掉下去。”王靜説。
來自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的李勇曾經就讀於北京某知名大學附屬中學,他讀初中時就是普通班的學生。
“當時,我們一個年級有6個班,每個班30多人,都是考進來的,然後按照成績高低排名分班。一班最好,二班次一些,接下來就是4個普通班了。其實感覺兩個好班的師資力量並不是很強,反而較弱的班級師資力量更強;好班都是年輕老師,學生自己很自覺很聽話,都不需要管,弱班的學生難帶一些,會選比較有經驗的老師。”李勇説。
李勇告訴記者,他上初中時,學校並沒有額外組織補課或者其他教學服務,很多同學都是去校外的培訓機構、輔導班補課。“我覺得分好班、弱班並沒有很大影響,至少對我來説是這樣的”。
開學前班主任電話應接不暇
如今,分班依然存在。
家住北京市海淀區明光村小區付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初一,她告訴記者,自己的孩子已經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考試,現在就是在等分班的情況。
“説實話,我也找了一些親戚朋友,看看能不能把孩子分到好一點的老師班上。老師能力有不同,有經驗足的‘老骨幹’,也有剛畢業的‘初生牛犢’,各個班的班主任能力也不一樣。我們很多家長都組微信羣在討論哪個老師更好,或者哪個老師更有經驗。”付女士説,“我們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都希望讓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和我丈夫都是朝九晚五的工作作息時間,孩子大部分時候都是在學校度過的,所以選一個好老師、負責的班主任特別重要。大家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肯定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條件。”
除了北京,分班問題在其他地方也存在。
據媒體報道,距離開學僅餘半月,某地部分優質中小學校長、班主任玩起了“失聯”,電話打不通、微信留言如石沉大海,就連QQ簽名都直接變成“閉關勿擾,失聯勿憂”。他們唯恐開學分班在即,人情干擾過多招架不住。
江西省南昌市某中學的陳老師從事教育行業近25年,連續10年擔任班主任,多次被評為校學科教研組長、校優秀班主任。
陳老師向記者證實,在每年的寒暑假末,都會有大量電話打進來。
“我也不知道家長怎麼知道我的手機號碼,特別是8月25日之後,要求分到我班上的學生家長的電話可謂是‘絡繹不絕’。我知道,這是對我工作的一種認可,但是我也沒這麼大的能耐啊。”陳老師告訴記者,自己學校一個年級350人左右,分6至7個班,一個班不到60人。
“我記得有一年,有將近40個學生家長打電話來説要把孩子換到我班上,但一個班才不到60人。確實,我們班主任之間會有少量的學生交換,換一兩個自己親戚朋友的孩子很正常,這也是‘等價’交換,但是大批量的轉移肯定是不行的。每年都有年輕的班主任上崗,補充新鮮血液,年輕的班主任有自己的魅力,能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像我們這種40多歲的老班主任,比孩子家長年齡都大,有時候很難和孩子們交流。”陳老師説。
“快慢班”不符義務教育目的
對於分班現象,來自教育主管部門的人士也有自己的思考。
北京市某區教委負責人徐先生從事教育工作二十載,對教育現狀頗有研究。
“古語云‘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學生,你不能以同樣的方式去教學。現在義務教育階段,大多數學校都有分所謂的‘快慢班’‘實驗班’‘火箭班’‘零班’等,這個舉措確實可以讓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吃飽’,但是並沒有切實考慮到成績中等偏下的孩子。鳳毛麟角的總是隻有那麼幾個,何況義務教育是要讓每一個適齡兒童享受相對平等的教育資源。”徐先生説。
據媒體報道,廣東省教育廳相關文件規定,義務教育階段要規範編班級行為,學校實行師資均衡配置、學生隨機均衡編班,嚴禁以各種名義變相編重點班。
“廣東省的新規事實上是讓義務教育往前又邁了堅實的一步。”徐先生説。
“從古代流傳至今的‘因材施教’並不是從教育的起點開始,而是從教育的‘中部節點’開始。在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定的知識儲備能力、一定的文化水平的時候,才能開始講求‘因材施教’。義務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讓每一個適齡兒童都能夠達到近乎同一高水準的教育‘中部節點’,即初中畢業;之後的教育之路由自己選擇,讓孩子本人對自己因材‘思’教。”徐先生説。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受訪學生均為化名)
製圖/高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