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貴了,不能買”“太貴了,不值這個價格”……父母擔心孩子大手大腳,養成奢侈浪費的習慣,會有意識地告訴孩子“太貴了”,來抑制孩子的購買慾望。在向來節儉的父母輩眼中,對孩子進行貧困教育更多的是為了讓孩子學會節儉,但大多數父母沒有想到的是,孩子在學會節儉的同時,或許也會丟掉很多重要的東西。
一次次被拒絕的孩子看起來是懂事了,但在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吳秀麗看來,孩子們隱藏起自己內心真實的需求,委曲求全,當他們長大後明明渴望物質享受,卻時常陷入“我不配、我不該”的自卑當中。最後,多少錢都沒辦法彌補心裏的“黑洞”。
“孩子對物質有追求,是他的本能。父母不應一味滿足或壓抑拒絕,而是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欲求,並做出正確的回應。”吳秀麗説。
孩子提出購物需求時,別急着拒絕或打斷,而是先聽聽孩子為什麼想要。如果不過分,適當滿足他的慾望是可以的,如果孩子是虛榮心作祟,父
母就要堅持原則,耐心解釋,杜絕無節制的消費。有些孩子被拒絕會在地上“撒潑”“打滾”,此時,家長要放下面子,耐心地蹲下來,平靜地告訴他,“媽媽知道被拒絕,你很難過,想哭就哭吧,哭完咱們一起回家,媽媽等着你。”有原則的教育,有底線的愛,才是真正愛的教育。
“現在的孩子,大多不知道父母掙錢不容易,以為打開手機點一點,東西就能到手。”吳秀麗建議父母,一定要讓孩子知道錢是怎麼來的,創造機會讓孩子體驗掙錢的過程。比如,讓孩子參與勞動,給予適當的報酬。
教育專家尹建莉這樣説,她從女兒小學一年級起,就開始給她固定零花錢,並完全允許女兒獨立支配使用。就算女兒花錢被騙,或買了不該買的東西,她都不批評,而是及時分享自己的經驗,讓孩子“吃一塹,長一智”。果然,女兒變得越來越“精明”,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與其替孩子決定怎麼花錢,不如和孩子做好約定,給他“消費自由”的機會。
相信孩子的智慧,孩子學會管好錢,日後也會懂得管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