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財政一般公共預算第一大支出 數據裏看教育這十年

邁入“大國辦強教育”的新歷史階段,十年間我國教育工作取得哪些成果?9月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從數據角度介紹近十年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情況。據介紹,2021年我國共有在校生2.91億人,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0.9年,全國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超過2.18億,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在教育經費投入上,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佔GDP比例已連續十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已成為財政一般公共預算第一大支出。“無論財政狀況如何,確保教育經費逐年只增不減的戰略決心更加堅定。”教育部財務司司長郭鵬表示。

教育成財政一般公共預算第一大支出 數據裏看教育這十年

超2億人擁有大學文化程度

據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介紹,十年來,我國教育普及水平不斷提高。2021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2.93萬所,在校生2.91億人;與2012年相比,學校增加6300餘所,在校生增加2800餘萬人。

具體到數據來看,全國共有幼兒園29.5萬所,學前教育在園幼兒4805.2萬人,毛入園率達到88.1%,十年提高23.6%,實現基本普及。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0.7萬所,在校生1.6億人。2012-2021年,全國小學的淨入學率從99.85%提升到99.9%以上,初中的毛入學率始終保持在100%以上,已實現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學校2.2萬所,在校生3976.4萬人,毛入學率達到91.4%,十年提高6.4%。高等教育學校3012所,在學總規模4430萬人,十年增加1100餘萬人,毛入學率達到57.8%,十年提高27.8%,翻了近一倍。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其中義務教育普及程度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2021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9年,相當於高中二年級的水平,比2012年增加了1年。其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是24.9%,比2012年提高了10.3個百分點。全國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超過2.18億。”劉昌亞表示。

連續十年完成4%目標

不僅教育水平在十年間飛速提升,我國教育事業的經費投入也不斷加大。郭鵬表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比例已連續十年保持在4%以上。最近十年,我國對教育的財政投入始終堅持逐年只增不減。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十年累計支出33.5萬億元,年均增長9.4%,高於同期GDP年均名義增幅(8.9%)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幅(6.9%)。教育已成為財政一般公共預算的第一大支出。

數據顯示,在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使用上,義務教育始終被作為“重中之重”。“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中用於義務教育的經費,2021年達到2.3萬億元,年均增長8.9%。”郭鵬表示,十年來我國用於義務教育的經費佔比始終保持在一半以上,在各級教育中比重最大。

“我國用世界平均水平的財政教育投入強度,支撐着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我國在校生2.9億人,教職工1800萬人,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郭鵬在採訪中表示,這十年,隨着4%目標的實現和鞏固,財政教育投入每年4萬多億元,比2011年翻了一番,是改革開放之初1978年的近500倍。我國已經邁入了“大國辦強教育”的歷史階段。

累計資助學生近13億人次

助力教育公平和教育普惠,才能讓教育更好地惠及所有人。數據顯示,在義務教育全面普及的基礎上,全國2895個縣全部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成為又一個新的里程碑。“十年累計資助學生近13億人次,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輟學。”劉昌亞表示。

在學前教育維度,2021年全國共有普惠性幼兒園24.5萬所,佔幼兒園總量的83%。普惠園中一半是公辦園,有12.8萬所,比2012年增加7.2萬所。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比例達87.8%,比2016年提高20.5%。

同時,流入地上學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也變得更多。據介紹,目前我國實施“兩為主、兩納入、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政策,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總規模達到1372.4萬人,其中,在公辦學校就讀和享受政府購買民辦學校學位服務的比例達90.9%。

此外,這十年我國還實施了特殊教育提升計劃、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等系列舉措。幫助適齡殘疾兒童少年、中西部和農村地區的孩子更好地享有教育公平。“教育經費特別是財政性教育經費的使用,始終堅持‘保基本、補短板、促公平、提質量’原則,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新增財政教育資金更多向薄弱環節、貧困地區傾斜,着力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郭鵬談道。

北京商報記者 趙博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63 字。

轉載請註明: 教育成財政一般公共預算第一大支出 數據裏看教育這十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