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縣市長選舉進入最後階段,幾乎每天都有新民調出爐,大部分的數據都可交互印證,但還是有幾份民調數字像是調查到平行宇宙,不但和其他家的結論存在巨大落差,其細部的數據也互有矛盾。那在海量的民調中,到底哪家比較可信,又是否有辦法通過某些操作方法來突顯背後的真相呢?
周偉航
台灣時事評論員周偉航在台媒撰文指出,因媒體與民調機構常帶有明顯的政治立場,因此即便依科學方法來操作電話訪談,出來的民調數據也可能有相當程度的“機構效應”。像不少政治人物認為“TVBS”做出來的民調,藍營的支持度要減5%,或是綠營要加5%,才較接近真相;而“三立”或“自由時報”做的民調則是反過來,綠營要減5%,或是藍營要加5%。但這一來一往已達10%,基本上已意味原有數字真的是“僅供參考”。
文章還指出,以台北市為例,蔣萬安在“未來事件交易所”盤中目前是單獨領先,其次是黃珊珊與陳時中,但後兩者差距不大;這交易趨勢貼合多數的公開民調,因為交易者主要就是參考民調與社會風向來下判斷。但顯然有幾份民調被交易者“跳過”了,像是八月底的“放言”與九月初的“自由時報”民調,都是由陳時中勝出,但交易者們似乎認為這兩家的數字“太危險”,因此陳的盤勢在當時並未有明顯波動。“TVBS”在十月初也推出一份蔣萬安支持度約等於陳時中加黃珊珊的民調,交易者同樣未予採信。
文章續指,激戰中的桃園也有爭議民調,像“自由時報”在九月中的民調指鄭運鵬領先5%,卻被抓出其細部數據存在諸多矛盾,像是兩性比例對不上,若非造假,那大概是民調主持人的數學太爛。這份數據雖未成為交易者考量的主因素,但因為後續還有其他鄭運鵬領先的民調,因此在“未來事件交易所”的盤中,他仍只以些微幅度落後張善政。
文章稱,新竹市也有些帶着問號的民調。七月前林耕仁在多家民調中有明顯優勢,但隨着林智堅抄襲案爆發,到高虹安正式參選時,高虹安已在多家民調中領先,直到九月底親綠學者主持的民調中,才首度落後給沈慧虹,而十月中的“自由時報”民調又再次以類似的比例輸給沈慧虹。綠營認為這變化是因為他們一路追打高虹安失言所帶來的效果,但“未來事件交易所”的交易者還是不太買帳,即便有人大舉買進沈慧虹,沈慧虹仍只小漲了1%,代表有更多賣盤認為她的實力離高虹安仍有一段距離。
文章最後表示,因為民調真真假假,是以不想花錢的競選總部會把所有公開民調加總後平均,反正如果大家認真做,那A媒體的機構效應,就會被意識形態立場相反的B媒體的機構效應衝平;如果兩邊都造假,那C造假部分,又會被D造假部分抵銷,一來一往,也就回歸原點了。當然,若有一方造假特別多次,那還是可能造成整體數據的偏斜,這時又該怎麼辦呢?有個業界觀念是“領先的人不用做那麼多民調來證明自己領先,輸的人才需要做民調驗證戰術是否有效”,看民調看到心慌時,就請好好玩味這句話吧。(編輯:方豔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