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葬對環境有影響嗎?哪些海域可進行海葬?生態環境部答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

近年來,“海葬”作為一種新的殯葬形式正在逐漸被更多人所接受。那麼,“海葬”在環境保護上有哪些要求?我國哪些海域可以進行海葬?近日,封面新聞記者就有關問題採訪了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

海葬對環境有影響嗎?哪些海域可進行海葬?生態環境部答封面新聞

6月23日,生態環境部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封面新聞記者代睿攝影

6月23日,生態環境部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新聞發佈會後,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在回答封面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海葬”是我國積極倡導的一種生態友好型喪葬方式,2018年至今,環境部已簽發“骨灰撒海許可證”69本,批准骨灰撒海11.6萬餘盒。

該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生態環境部積極服務民生需求,通過優化簡化審批程序、合理佈設生態處置傾倒區等多種方式支持和保障“海葬”活動。

據媒體報道,近年來,我國海葬數量持續增長。以北京市為例,自1994年北京開展海葬工作以來,至2021年共組織集體骨灰海葬活動584次,播撒骨灰25068份,除2020年受疫情因素影響之外,年均增幅約為8%。

“關於‘海葬’的有關環境管理政策,有三點説明”,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一是人體骨灰是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允許海洋傾倒的物質類型之一,也符合相關國際公約規定的情形。二是“海葬”活動需要遵循海洋傾倒許可審批制度,一般由當地民政局或民政部門允許的殯葬服務相關單位向生態環境部申請,待審查批准簽發“骨灰撒海許可證”後,方可持證開展骨灰撒海活動。三是“海葬”活動需要在指定區域開展,我國現有專門服務於“海葬”活動的生態處置傾倒區3個(青島、日照、長江口),其他在用的傾倒區也可用於開展“海葬”活動。“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部擬再增設一批生態處置傾倒區,進一步為“海葬”提供專項服務保障。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進一步加強與民政部等建立跨部門聯合監管和信息共享機制,共同推進“海葬”活動便民高效管理,更好地服務民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52 字。

轉載請註明: 海葬對環境有影響嗎?哪些海域可進行海葬?生態環境部答封面新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