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劉 軍
隨着歐洲部分地區新冠肺炎疫情的緩解,一些旅遊景點逐漸向遊人開放。然而,人們發現,希臘標誌性的景區雅典衞城發生了變化:一道長几十米、寬2~8米、厚達45釐米的水泥路面出現在雅典娜神廟旁。有人形容這條水泥路“如同一塊打在古老文化遺址上的補丁”,不僅破壞了衞城的原始韻味和歷史滄桑感,且是對衞城“聖巖”的褻瀆。
希臘雅典衞城雅典娜神廟。劉軍攝/光明圖片
始建於公元前580年的雅典衞城位於希臘首都雅典市的衞城山丘上,面積約3萬平方米。衞城是古希臘最傑出的建築羣,集中了希臘廟宇、廊柱和雕刻的最高水平。雅典衞城命運多舛,遭受過戰爭和自然破壞、宗教褻瀆、文化掠奪,但歷經滄海桑田的衞城殘垣斷壁絲毫沒有減弱其輝煌的氣度與魅力。人們在愛琴海炫目的陽光下,踏着2500多年來被世人腳板磨平的衞城土路,在廟宇、石柱和散落在四處的大理石廢墟間尋古訪幽,探索希臘黃金時代的政治、哲學、建築、藝術和科學理想。
旅遊業是希臘最重要的支柱性產業。2020年,歐洲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希臘旅遊業遭受重創,許多旅遊景點被迫關閉。希臘文化部提議,利用這個旅遊“空白”時期加快衞城文化古蹟的修復工作,並重新鋪設一段“平整”的水泥地面。希臘文化部的報告認為,這樣做可以方便殘障人士無障礙參觀,此外還可以為衞城神廟修復工作提供方便。據介紹,衞城的神廟修復工作至少還要持續20年,而高低不平的地面給工人搬運每塊重達數噸的大理石造成極大不便。此間輿論界認為,希臘文化部的初衷可能是好的,但衞城被人為地增添了一道“現代風景線”,不免引起社會各界廣泛爭議。
在衞城從事了40多年修復工作的考古學家塔努拉斯表示,水泥路面掩蓋了長達2500多年的衞城歷史痕跡。用水泥覆蓋路面的做法對衞城“聖巖”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同時也改變了希臘文物古蹟的修復和保護理念。希臘殘障人聯合會主席巴爾達卡斯塔尼斯表示,官方表示鋪設水泥路面是為了方便殘障人士,但聯合會卻沒有收到過官方的諮詢信息,在水泥路面完工的典禮上,也沒有邀請殘障人士出席。希臘考古學家協會主席庫特索姆巴説,在旅遊地設置輪椅通道有一定的規則,如傾斜度不能超過6度,但衞城水泥路的有些地方超過了14度,因此鋪設水泥路不免讓人懷疑有假殘障人士之名,行增加旅遊人數之實的目的。她説,每年旅遊旺季都有眾多大型遊輪停靠雅典,有時候數千遊客蜂擁至衞城參觀,修水泥通道可以“引導”遊客在最短時間參觀完畢。也有網友表示,衞城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希臘文化部的做法是對文化遺產的褻瀆。還有一些人在網上將衞城水泥路惡搞成高速公路、保齡球道等來表示不滿。
有媒體向希臘文化部提問,為何不向公眾集資,而是讓希臘船王奧納西斯設立的奧納西斯基金會投資138萬歐元鋪設衞城水泥路,文化部回答稱是為了節約時間。但有媒體近日卻“爆料”稱從世界某大時裝品牌的新聞公報中看出了端倪。該品牌曾於1951年在衞城舉辦首場秋冬時裝秀。而就在下月17日,該品牌將於雅典衞城舉辦新品時裝秀以紀念其首場希臘時裝秀70週年。
一位希臘藝術評論家強調,世界各地的著名文化遺產地都曾舉辦過大型文化、藝術活動。將現代生活與文化古蹟結合增加了人們對世界文化遺產的瞭解,也是對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業內人士都知道,一場大型時裝秀需要很長的準備時間,該時裝品牌在衞城舉辦紀念時裝秀也應是很早就確定的。言外之意是,這段水泥路或是因時裝秀而鋪設。日前還有消息稱衞城水泥路的捐款者之名將被刻在衞城城牆上。一些考古學家憤怒地表示,雅典衞城偉大的設計師菲狄亞斯和卡里克拉特都沒在衞城留下任何印記,2500年後又有誰敢把姓名刻在城牆上。
希臘一方面需要遊客支撐其旅遊業的疫後復甦,另一方面也需要保障文物古蹟安全,這就涉及瞭如何協調“大規模旅遊”和文物保護之間矛盾的問題。庫特索姆巴認為,古希臘是歐洲文明的搖籃,文化古蹟數量眾多、分佈廣泛,但不能因此忽視對文物古蹟的保護。文物是旅遊業之本,一旦遭到破壞,旅遊也就失去了文化內涵。殘缺的文物古蹟折射出人世間的滄桑和歷史的變遷,而“全新的”改造和修復會讓文物失去歷史和文化價值。二戰後,歐洲浴火重生,在大規模的重建過程中,曾出現過針對古建築、古城牆,乃至文化遺蹟盲目大拆大毀、推倒重建的現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近幾十年來,歐洲各國相繼頒佈了《文物保護法》,要求古蹟修復遵循“尊重歷史,修復如舊”的基本原則。
此間評論人士指出,幾十年前雅典衞城曾出現過幾段水泥路面,但這不是今天繼續效仿的“依據”。文物古蹟具有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也具有不可再生的特點。今人不能成為歷史的終結者,保護文化古蹟須從現在做起。
(光明日報布魯塞爾5月11日電 光明日報駐布魯塞爾記者 劉 軍)
《光明日報》( 2021年05月12日 15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