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30日報道(文/陳佔傑 葉心可 周嘯天)
在90後中國女孩王青青看來,每天辛苦地在位於羅馬的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總部工作似乎是種享受。她的數千名同事來自140多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無論是語言、宗教背景還是習慣都非常多元,每天我都會從同事和朋友身上學習到很多知識,就像足不出户可以到處旅行一樣”。
在1971年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兩年後,新中國於1973年恢復為糧農組織成員國,自此雙方一直保持密切合作,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加入這個以創建“零飢餓”世界為己任的國際組織,為它注入中國精神,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越來越多的中國面孔
糧農組織擁有超過194個成員國,並在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工作,員工過萬。
隨着中國國力增強和對外開放步伐加大,中國員工數量不斷增加,但和中國對糧農組織的財政貢獻相比,中國員工的比例仍然偏低。
和王青青類似,漁業及水產養殖司的漁業官員王威巍也從學校直接加入了糧農組織。也有為數不少的中國員工在加入糧農組織前已在中國曆練多年,積累了豐富的專業和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