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斑馬線新添隔離柱,有人説設計不合理:電瓶車都堵了

今天,杭州市民陳先生向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客户端報料,現在不少斑馬線上都設置了隔離小柱。

陳先生覺得白天人少時沒問題,但是早晚高峯,尤其是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電瓶車堵到爆,“那個欄杆之間只能過一個車,我覺得設計不合理。”

陳先生所説的斑馬線在文一路雅仕苑北門口。他説,早上七點半到8點的時候,那附近一百米,真的非常堵非常堵。

這些斑馬線上設置的小柱子是什麼?

小時新聞記者先諮詢了相關部門。

杭州交警部門表示,斑馬線前的這些柱子是近期新設置的,專業的名字叫斑馬線警示柱,設置的目的是通過物理隔離讓電動自行車在過斑馬線時和機動車保持安全距離,且互相能夠“看得見”。

同時,由於設置了柱陣,電動自行車基本上都能自動將車速“慢下來”,甚至是直接停車等候,這就給側方來車預留了觀察和制動的時間和空間,確保車輛和行人都可以安全高效地通過。

不過杭州交警也提醒,雖然已在全市重點區域斑馬線設置了安全警示裝置,但請廣大駕駛員,在通過路段斑馬線時一定要做到先停後看再通過,要遵守信號燈指示通行,並儘量放慢速度,確保安全,切勿與機動車、行人搶道。

交警部門設立警示柱的初衷是好的,究竟現實中這些警示柱的效果如何?為什麼會有人覺得不合理

小時新聞記者先後去了幾個路口進行了走訪。

焦家村公交站附近有一處人行道,不僅道路的兩端設置了警示柱,馬路中間的位置也有設置。

這些柱子對行人通行基本上沒有影響,不過由於焦家村公交站這裏靠近打鐵關地鐵站,早晚高峯時候換乘的客流比較大。“有一次也不是早晚高峯,有一輛裝着紙板廢品的車卡在馬路中間,不光光電瓶車過不去,連人都走不了,堵了很長時間。”李女士這麼説。

柱之間的間距在一米左右,記者上午9點多在現場觀察時,通行的電瓶車不是很多,基本上通過沒問題,一些相對體型比較大的電瓶車需緩慢轉彎。

一位等候過馬路的大伯説,“那肯定有影響的,設置了這麼總歸是不大方便的。人多的時候,一不小心還會弄傷人。”

隨後記者又來到濱河廣場附近一處人行道,這裏的警示柱設置上有寬有窄,兩邊有的地方只有幾十個公分寬,中間有一米多,馬路中間的警示柱相距一米左右。

這附近有很多外賣小哥在等訂單。

小哥鄭先生説,“其實還好的,因為我們過路口的時候,肯定要先減速,也沒什麼影響。不過有時候碰見人多,確實通過要慢一點的,主要還是為了安全吧。”鄭先生認為,這樣的設置還是合理的,要是實在影響通行,肯定會有其它措施,“你看環北市場那邊,拉貨的平板車那麼多,就不會設置成這樣了。”

但也有騎電動車的市民覺得警示柱設計上有點問題。

楊先生平時騎電瓶車上下班。“本來騎電動車過路口的時候就騎得比較慢,現在多了這些柱子,有時候遇見人多,一邊要注意避讓杆子,一邊還擔心會蹭到人。”楊先生也提了個建議,如果設置成自動伸縮的警示柱是不是會更好:“早晚高峯或者人多的時候降下來,平時升上去,這樣既能在人少時讓電動車減速,人多時也不妨礙通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84 字。

轉載請註明: 杭城斑馬線新添隔離柱,有人説設計不合理:電瓶車都堵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