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在睢縣,我的奶奶是個“神醫”!

由 機東林 發佈於 綜合

1959年,我的爺爺張興明和奶奶劉勤花經一位老鄰居介紹定親。

1960年,中國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吃飯成為全國人民的大問題,國際局勢風雲變幻,全國上下籠罩一層陰雲。9月,中共中央決定提前展開徵兵工作,時年18歲的爺爺從睢縣河集鄉棗園村應徵入伍,來到北京成為9394部隊某團運輸1連的汽車兵。

我的奶奶繼續在孃家孫聚寨鄉劉堯村,當生產大隊裏的赤腳醫生。


那時候的醫學遠不及現在發達,缺醫少藥是整個中國醫療體系的真實寫照。國家為了保障農村羣眾的健康,在縣城成立了睢縣衞生學校,講些人體解剖、生理、病理、藥理等醫學課程,以求能為勞苦大眾解決些腹瀉、頭疼、發熱等多發病。我的奶奶因為上過學,心靈手巧為人善良,經羣眾推薦成為了睢縣衞生學校的第一批學生。這一刻,是我們家醫學事業的起點。

在那個大多數人還接觸不到汽車,知識水平普遍不高的時代背景下,一位大夫和一位汽車兵的結合想必也是珠聯璧合,羨煞旁人的吧。


那個年代的愛情,經得起時間和空間的檢驗,我爺爺在服役期間從沒有休假回過家。到了1963年,一位商丘的戰友馬成倫回了趟老家,我爺爺就叮囑這位馬爺爺順路回睢縣家裏看看我的老奶奶。我的老奶奶也是盼子心切,畢竟膝下二子都不在身邊(當時我的大爺爺在西安炮兵學院讀書),我老奶奶就和這位老鄉一起乘火車來到了北京的軍營裏,同時還帶着我未過門的奶奶。多年後我從別人口中聽到這段歷史的時候不免有些驚歎,在那個閉塞的年代裏,和未來的婆婆一起坐火車去見未婚夫,聽起來多麼的堅定和無畏。


那是一段只能追憶的日子,是屬於我的爺爺奶奶的芳華,爺爺講起往事時興奮的眼神掩蓋不住對青春歲月的懷念,正好比我們無比懷念已經過世了的奶奶。然而日出日落,白駒過隙,那段時光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陰陽兩隔十七年,唯有音容笑貌留心間。


年輕時候的奶奶從睢縣衞生學校的畢業以後,開始了她長達一生的醫療生涯。奶奶嫁到我們家以後,承擔起了棗園村衞生室的全部工作,服務於周邊村莊的鄉親。在那個一窮二白的年代不僅醫療條件差,醫學常識更是匱乏。好多人心目中都沒有發熱驚厥的概念。聽我爺爺講,有個袁店村的孩子發熱驚厥,雙眼緊閉毫無意識,村裏的老人説;“畢了,這孩子人還在魂沒了,扔溝子裏吧”。孩子媽媽不甘心自己的親骨肉夭折,抱到我奶奶跟前泣不成聲的説:“您給看看,孩子還能出氣,不能扔了啊”。我奶奶就給紮了一針,五分鐘,孩子醒了,家人千恩萬謝。沒幾天一位中年人在路邊遇到我爺爺,讓煙後説道:“你不認識我,我可認識你,聽俺娘講,是你家裏人救了我的命......”。


那個年代,看病不叫看病,叫行好!

莊稼人是辛苦的,白天根本沒空看孩子,小孩自己滿村子的跑。到了日落西山,吃了剩饃(方言:晚飯)喝了茶。給孩子脱了衣服摟着睡覺時才發現孩子生病了。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夜裏起來去我家裏敲門。甚至於寒冬臘月的夜裏,奶奶從來沒有推脱過一個人,每次都是背起藥箱去給孩子診治。村裏人多,往往看完張家的孩子剛睡下,李家又來敲了門。我爺爺跟我講十冬臘月裏最多的一夜起來十一次,幾乎一夜無眠。


有人可能發問,這麼的辛苦應該有不少積蓄吧?非也。在當時的農村合作醫療中,老百姓只需每人交5分錢的掛號費,其他的都是免費。雖然區區5分錢,卻能父老鄉親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我的父親回憶道,在一個夏季的上午,一位中年婦女抱着孩子走十幾里路來到我家,那個孩子大概三四歲的樣子,面色發黃,長期的腹瀉,細細的脖子頂着大大的腦袋。經過多處治療無效,慕名找到奶奶,診斷為嚴重消化不良,經針灸每天一次扎“疾患”,三天以後孩子的食慾大開,再沒有出現嘔吐腹瀉症狀。棗元先生的針灸真神奇,至今老人們經常提起。


不僅看內科常見病症,奶奶還是村裏的產科醫生。誰家的媳婦快要臨盆了,就趕緊把奶奶叫過去接生。剪切臍帶、消毒護理,直到縣醫院婦產科的組建壯大才停止這項工作。二十多年間從未出現一次醫療事故,從未向父老鄉親要過一分錢的接生費用。這是何等的偉大!

與此同時,奶奶還負責村裏的公衞工作,為孩子們接種疫苗、宣傳健康知識。在七十年代帶領全大隊的十餘名衞生員進行消滅瘧疾、絲蟲病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奶奶就這樣默默的用腳步丈量着這片土地,守護着父老鄉親的健康。憑藉她的老三樣(血壓計、聽診器、體温計)行醫四十餘載,每天為二三十位患者祛除病痛,無一例醫療事故。


人終究不是鐵打的,由於長期的勞累和受寒,奶奶患上了“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經多方醫治無效,於2003年10月11日離世,享年61歲。周邊羣眾聞訊前來哀悼,無不悲傷流淚。出殯當天,黑壓壓的人羣將大路站滿,那是鄉親們和奶奶最後一次道別。


“光榮在於平淡,艱鉅在於漫長”。醫學的成就不僅在於高精尖的學術精英,更在於默默奉獻的無數無名英雄。受奶奶的精神影響,爸爸和姑姑都從事醫療行業,繼續傳承着奶奶的精神。現在我也即將從醫學院畢業,這是家族的傳承更是我的榮耀。唯有牢記光榮傳統,才能留下傳世英名。

2019.9.6

於鄭大一附院

初稿

2020.2.29

於棗園家中修改

作者簡介張昊:男,1997年2月出生,河南睢縣人,中共黨員,現工作於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任鄭工曲藝協會團支部副書記兼辦公室主任,傳統文學藝術愛好者、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