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專家建言獻策綠色發展:還需進一步加大“兩山”轉化的創新實踐力度和體制機制探索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綜合

中國綠化基金會主席陳述賢。 肖翊(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6月17日電 題:專家建言綠色發展:還需進一步加大“兩山”轉化的創新實踐力度和體制機制探索

  中新財經記者 張文暉

  “必須積極探索綠色發展路徑。只有找到了讓生態資源、自然資源轉化為經濟財富和物質財富的有效路徑,才能讓守護綠水青山的老百姓真正富起來。”中國綠化基金會主席陳述賢近日公開表示,近年來,全國上下對實現綠色發展、推動“兩山”轉化的機制和路徑,開展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但總的來看尚未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兩山”轉化政策體系和運行機制。

  陳述賢認為,還需進一步加大“兩山”轉化的創新實踐力度和體制機制探索,充分發揮政府規劃引領作用,打通“兩山”轉化的市場通道。

  6月16日,由人民日報社、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共同指導,中國經濟週刊、中國林場協會、中共昆明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中國綠化基金會公益支持,雲天化集團特別支持的“綠水青山論壇·滇池大會”在昆明舉行。陳述賢出席開幕式時如上表述。

  此外,就推動綠色發展,加速中國式現代化進程,陳述賢還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必須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當前,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不僅需要豐富的物質財富,還包括清新的空氣、乾淨的水源、宜居的環境和放心的食品;不僅需要滿足當代人的需要,還要為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這就要求我們在處理發展和保護的過程中,都要樹牢綠色發展的理念,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以綠色資產促進技術進步,以綠色消費滿足居民需求,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有機統一。

  第二,必須保護髮展好綠色發展根基。近年來,中國森林資源得到長足發展,現有34.6億畝森林、39.68億畝草地,每年森林、草原、濕地生態空間生態產品總價值量達到28萬億元。保護髮展好這些林草資源,綠色發展就有了基礎和支撐。保護髮展好這些林草資源,我們既要通過有效的保護措施,鞏固已有存量;也要通過科學綠化和生態保護修復,着力擴大增量;更要通過科學經營和優化配置,努力提高質量,發揮其生態、經濟、社會、文化、碳匯等多重綜合效益。

  第三,必須動員全社會力量推動綠色發展。生態保護修復是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促進自然生態系統質量整體改善的重要手段。長期以來,中國一些地區生態系統受損退化問題突出,歷史欠賬較多,生態保護修復任務繁重。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意見》,我們要認真落實這個重要的文件精神,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生態治理的熱情,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資金、資源投入生態保護和修復事業中來,促進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