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很多家長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將怒火都發泄在孩子身上。
有時候家長甚至會因為孩子不理睬自己,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但吼完孩子之後,又有些後悔了,自己在心裏嘀咕着:“我剛才是不是太過分了?是不是對孩子太兇了?”
“天天被罵”和“從不捱罵”的孩子,將來的性格差距,真的很明顯
小麗是一個90後寶媽,平常時做事情就有些急性子,第一次養娃也讓她有些“上火”,每次孩子犯錯了,她都會激動地吼罵孩子。
有一次小麗帶孩子去親戚家玩,孩子不小心把親戚家的花瓶打破了,看到這一幕,小麗怒火中燒,直接教訓起了自己的女兒。女兒知道自己犯錯了,躲在角落裏大哭,而小麗沒有安慰孩子,反而開始罵孩子:“犯錯了你不知道道歉嗎?哭有什麼用?你覺得你很委屈嗎?”看到小麗的脾氣,親戚也是連忙過來勸和:“沒事,小孩子是無心的,不怪孩子。”
一轉眼,小麗的孩子就上了初中,可老師經常向小麗反映,每次點名叫孩子起來回答問題,孩子都是支支吾吾的。一開始老師以為她不會,但每次寫作業和老師,孩子又能拿到高分。
雖然成績好,但孩子一直不敢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每次班級活動,孩子都會“莫名消失”。經過了解,班主任認為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就打電話給小麗,讓小麗對孩子不要那麼嚴格,否則孩子就很容易變得不自信,甚至心理疾病問題。這句話讓小麗徹底迷茫了,陷入了無盡的沉思,難道“罵孩子”真的錯了嗎?
天天被罵的孩子,和從不被罵的孩子,長大後的性格差距太大了
①孩子變得自卑、不自信
孩子年齡還小,犯錯時很難自己去處理錯誤,當他們意識到犯錯的時候,最想要得到的是父母的安慰和教育,而不是一味的大吼大叫。
“天天被罵”的孩子,很容易變得自卑、不自信,甚至會產生心理問題;而“從不被罵”的孩子,得到了父母的耐心教育後,不僅找到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心理素質也會得到提升,就算做錯事了,也會大方地承認錯誤。
②與家人關係疏遠
“天天被罵”的孩子,內心會對父母產生害怕、恐懼的心理,不願意對父母説心裏話,也不願意正面接觸父母,久而久之親子關係就會疏遠;而“從不被罵”的孩子,能夠和父母在歡快的生活中去解決和避免錯誤,犯錯了也能得到父母的諒解和耐心教育,這樣一來親子關係自然會更加親密。
孩子犯錯時,家長應該怎麼辦?
首先要冷靜
孩子犯錯後,家長只會“大吼大叫”,這顯然是一個無用的行為。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應該先冷靜下來,把自己的情緒穩定,等雙方都冷靜下來,再去探究這件事。
其次是追根溯源
冷靜下來後,家長可以嘗試和孩子講道理,詢問、分析犯錯的原因,追根溯源,找到問題所在,繼而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
最後對症下藥
找到問題所在後,家長就要針對這件事去教育孩子,讓孩子意識到這樣做的錯誤的,並且教育他們應該如何做,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式方法。
3-6歲是孩子的閲讀敏感期,抓住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閲讀習慣,會讓孩子一生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