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專家:美國倘若抵制冬奧會 將意味着中美關係“全面破裂”和“徹底攤牌”

由 圖門耘 發佈於 綜合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記者 白雲怡】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美國到底來不來?在不到一天之內,這個問題的答案發生了“過山車”般的變化:6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的表態被認為釋放出“美國考慮聯合盟友共同抵制北京冬奧會”的信號,但隨後美國務院與白宮相繼迅速闢謠,稱美國總統和政府並未考慮抵制2022年冬奧會。“這一戲劇性轉變…是拜登政府對於中國主辦的這一大型賽事態度猶豫不決的最新跡象”,《華爾街日報》這樣分析稱。

那麼,美國到底會抵制北京冬奧會麼?分析人士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倘若美國真的聯手盟國抵制北京冬奧會,則意味着中美關係的全面破裂,但現在兩國關係遠遠未到這一程度。不過,美國雖然大概率不會禁止運動員前往中國參賽,但在未來半年多的時間裏,美國仍有可能在經濟、外交、輿論等層面上為冬奧會的舉辦“添堵”,採取“軟性抵制”,即使這會對美國自身造成利益損失。

“在過去一個月裏,一些外國駐華使節們開始更多地討論抵制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利與弊”,彭博社7日報道稱,雖然這些人中的大多數對是否真的會對冬奧會進行徹底的抵制持懷疑態度,但他們認為,在未來十個月中,很多事情都可能發生變化。而在美國內部,關於抵制冬奧會的雜音也十分吵鬧:除了一些人權組織外,一些議員也希望白宮呼籲“將冬奧會主辦城市從北京更改為其他地點”,儘管這基本不可能實現。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副所長袁徵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認為,在美國對華輿論日漸極端的大背景下,存在“抵制北京冬奧會”的聲浪非常正常,但這種雜音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變為現實需要打一個問號。他表示,“抵制奧運會”是冷戰時代的產物,已銷聲匿跡幾十年,倘若美國此次聯手盟國抵制北京冬奧會,即意味着中美關係的“全面破裂”和“徹底攤牌”,也意味着中美“新冷戰”真的到來。但是,現在兩國關係遠未到這一程度,美國禁止其運動員來北京參賽的可能性很小。

“如果美國被(中國)視為在帶頭抵制冬奧會,美中關係或將顯著惡化。”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葛來儀稱,中國也可能採取強硬的反制措施,比如禁止從有意抵制北京冬奧會的國家進口某些商品。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奧委會已多次呼籲丟掉“全面抵制奧運會”這個上世紀80年代的遺物,並於本週三再次重申,不支持抵制2022年北京冬奧會。“我們確信,這種抵制在過去——尤其是在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是無效的。回顧過去,我們認為,抵制只會不公正的懲罰那些為了有機會代表自己國家而訓練一輩子的運動員。”美國奧運會和殘奧會委員會主席蘇珊娜·萊昂斯稱。

不過,不禁止美國運動員來華參與比賽並不意味着美國接下來不會在冬奧會這一議題上繼續“出招”。今年3月,美國參議員羅姆尼在《紐約時報》上發表評論文章建議,美國應在外交、經濟層面等對北京冬奧會採取“軟性抵制”。袁徵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對冬奧會採取“軟性抵制”的可能性不小,而且可能會像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舉辦前那樣,不斷在政治上和輿論上炒作相關議題抹黑中國,以干擾冬奧會的舉行。然而,這種方式的“殺傷力”要小的多,而且承擔更多損失的將是美國企業、品牌等羣體,中國實際並不會有太大損失。

而分析同時認為,即使美國採取“軟性抵制”,也可能會打開“潘多拉的魔盒”。BBC 7日在一篇報道中稱,對於國際奧委會來説,僅僅是已經售出的奧運轉播權費用和已經獲得的贊助商費用就數以十億美元計算,這還不算奧運賽事期間的各類冠名商品和活動的銷售收入。而一旦國際奧委會開啓了這扇政治抵制的“泄洪閘”,那麼今後的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如何發展、何去何從或許就很難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