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選擇性徵税政策,企業內銷同比增5倍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任憑海外疫情肆虐,企業依然突飛猛進。把這句話用在位於上海松江綜合保税區的達功(上海)電腦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功(上海)”)身上一點不為過。外銷前景不明的情況下,上海海關持續推進內銷選擇性徵收關税政策,讓達功(上海)多了一道拓展做大內銷路子的選項。截至7月底,達功(上海)內銷選擇性徵收關税業務貨值7.8億元,同比增長546.83%,節約成本6154萬元,同比增長538.38%。
圖説:松江海關對一批進區生產設備進行查驗。朱君辰 攝
內銷選擇性徵收關税政策是指對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企業生產、加工並經“二線”內銷的貨物,根據企業申請,按其對應進口料件或按實際報驗狀態徵收關税,進口環節增值税、消費税照章徵收。去年4月,內銷選擇性徵收關税政策試點擴大到所有綜合保税區。
適用這一政策後,將會帶來什麼樣的惠利?拿達功(上海)來説,企業承接車載信息化系統定製業務,主要生產筆記本電腦、服務器等,適用選擇性徵收關税政策的產品為內銷後的機體控制板、電源管理模塊、機體控制模塊、音量調解控制模塊等。上述成品的關税税率為8%,而如果企業選擇以料件方式徵税,關税税率平均為1.45%。內銷選擇性徵税政策在綜保區內全面適用後,企業可自主選擇按進口料件或按成品繳納關税,有效降低企業税負。
上海海關主動對接輔導企業,圍繞選擇性徵收關税加強宣貫力度,支持引導區內企業享受政策紅利;走訪聽取企業需求,撰寫税則調研報告,助力企業在税收政策方面獲得主動權。據企業反映,內銷選擇性徵收關税業務與“分送集報”業務間存在擔保提交標準不一致,難以同時開展的問題。為此,上海海關充分做好風險評估,明確税款擔保標準,幫助企業享受選擇性徵收關税和“分送集報”政策的紅利疊加。
成效初顯後,上海海關乘熱打鐵,將政策向縱深推進,讓更多微小企業享惠改革紅利。今年1月至7月,上海關區共有達功(上海)電腦有限公司、美昕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同和金屬材料(上海)有限公司3家企業適用此項政策,累計貨值總計人民幣8.7億元,節約成本總計627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