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快跑不停升級,一路抄抄抄的日本海自防空驅逐艦發展簡評
日本海上自衞隊的防空驅逐艦發展歷程
縱觀全球海軍的驅逐艦都是以發展防空型為趨勢,因此作為較早發展海上力量的日本海上自衞隊來説,它從沒有落下發展,而是從最早的中近程防空能力一步一步的走向瞭如今的遠程防空能力,它的發展經歷了四代,我們今天就來回顧一下其發展歷程。
日本海上自衞隊的第一代防空驅逐艦為“天津風”級驅逐艦,據悉該級驅逐艦是在美國海軍的“查爾斯·亞當斯”級驅逐艦的基礎上參考並自己設計的。除了主炮與“查爾斯·亞當斯”級驅逐艦不同,其餘的武器裝備都是相同的。
“天津風”級採用了平甲板設計,將艦空導彈發射裝置佈置於後甲板上。全長:131米,舷寬:13.4米,吃水:4.2米,標準排水量:3050噸,滿載排水量:4070噸,航速:33節,續航力:5500海里/20節,動力:蒸汽輪機(6萬馬力),編制:290人。
主要武器為:兩座MK-33型雙管76mm炮,兩座深彈發射器,兩座68式三聯裝魚雷發射裝置,一座“阿斯洛克”八聯裝火箭助飛魚雷發射裝置,一座RIM-24型“韃靼人”艦空導彈單臂式發射裝置。
這就是日本海上自衞隊的第一代防空驅逐艦,其裝備的RIM-24型“韃靼人”艦空導彈的最大射程為19公里,可見其射程屬於中近程,在如今的話只能算是點防禦型。然而由於經費的問題,“天津風”級驅逐艦隻建造了一艘,可想而知當年的防空驅逐艦的確是稀有之物。
日本海上自衞隊第二代防空驅逐艦為“太刀風”級驅逐艦,該型艦是在第一代防空驅逐艦“天津風”級基礎上放大和改進的,並借鑑了“高月”級驅逐艦。
“太刀風”級驅逐艦依然採用平甲板船型,採用類似於“高月”級驅逐艦的煙囱桅,艦空導彈依然也是佈置於艦尾的甲板上。艦長:143米,舷寬:14.3米,吃水:4.7米,標準排水量:3850噸,滿載排水量:5200噸,航速:32節,續航力:4400海里/20節,動力:蒸汽輪機(6萬馬力),編制:277人。
主要武器為:兩座單管MK-42型127mm炮,一座MK-113型八聯裝火箭助飛魚雷發射裝置(用於發射“阿斯洛克”火箭助飛魚雷),兩座68式三聯裝魚雷發射裝置,兩座MK-15型“密集陣”六管20mm炮,一座MK-13型單臂式導彈發射裝置(用於發射“標準”SM-1型艦空導彈/“魚叉”反艦導彈,備彈40枚)。
作為日本海上自衞隊的第二代防空驅逐艦,其裝備的“標準”SM-1型艦空導彈的最大射程達到了46公里,因此其射程屬於中遠程,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説的區域防空型。由於錢的寬裕,該型驅逐艦共建造了三艘。
日本海上自衞隊的第三代防空驅逐艦為“旗風”級驅逐艦,其是在“太刀風”級驅逐艦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改良的,並採用了燃氣輪機動力。
“旗風”級驅逐艦採用了高平甲板船型,並將前兩代防空驅逐艦的艦空導彈發射裝置前移到艦首,因此在艦尾設置了直升機起降甲板。全長:150米,舷寬:16.4米,吃水:4.8米,標準排水量:4600噸,滿載排水量:5900噸,航速:30節,續航力:4500海里/20節,動力:燃氣輪機(7萬馬力),編制:260人。
主要武器為:一座MK-13型單臂式導彈發射裝置(用於發射“標準”SM-1型艦空導彈,備彈40枚),兩座單管MK-42型127mm炮,一座MK-113型八聯裝火箭助飛魚雷發射裝置(用於發射“阿斯洛克”火箭助飛魚雷),兩座68式三聯裝魚雷發射裝置,兩座四聯裝“魚叉”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兩座MK-15型“密集陣”六管20mm炮。
作為日本海上自衞隊的第三代防空驅逐艦,其防空性能與“太刀風”級驅逐艦的射程一樣,只是在艦空導彈的備彈上多於“太刀風”級,因為“太刀風”級的備彈裏混有反艦導彈,該型驅逐艦共建造了兩艘。
以上是日本海上自衞隊的三代防空驅逐艦,而從“金剛”級驅逐艦開始,日本海上自衞隊就進入了遠程防空時代,因此將“金剛”級驅逐艦稱之為其第四代發防空驅逐艦也並不過分,其是參考了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的基礎上設計的。
“金剛”級驅逐艦為平甲板船型,其擁有四面“宙斯盾”無源相控陣雷達,並將艦空導彈和火箭助飛魚雷的發射方式改為了垂直化,也就是它具備了導彈垂直髮射系統,該系統也是一種共架發射系統,依然是燃氣輪機動力,設有直升機起降甲板。艦長:161米,舷寬:21米,吃水:6.2米,標準排水量:7250噸,滿載排水量:9485噸,航速:30節,續航力:6000海里/20節,動力:燃氣輪機(10萬馬力)。
主要武器為:一座“奧托·梅萊拉”單管127mm炮,十二座八單元MK-41型導彈垂直髮射系統(用於發射“標準”2MR/3艦空導彈和“阿斯洛克”火箭助飛魚雷,共96單元),兩座MK-15型“密集陣”六管20mm炮,兩座四聯裝90式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兩座三聯裝HOS-302型魚雷發射裝置。
作為日本海上自衞隊最強的防空驅逐艦,“金剛”級驅逐艦的艦空導彈射程較遠,“標準”2MR型最大射程167公里,若裝備“標準”3的話,就具備了一定的反導能力。所以“金剛”級其後續改進型“愛宕”級和“摩耶”級驅逐艦,它們只是完善了“金剛”級的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加裝了直升機庫,改進了推進系統等,但它們都同樣屬於第四代防空艦,具備遠程防空和反導的驅逐艦。
這就是日本海上自衞隊的防空驅逐艦目前的發展歷程,每一次提升都是艦空導彈射程的提升和最終的雷達系統性能的突破才成就了遠程防空能力的實現。今後的防空驅逐艦的路還將怎麼走?目前好像已經到了技術的瓶頸,只能等待新技術的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