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幕與新生丨電動化不可一蹴而就,混動市場將成車企必爭之地
從汽車“新四化”被提出開始,各家車企都在不斷努力鑽研。其中,在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領域,國內的車企有不錯的發展。不過,現在一提到電動化,似乎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各種純電或插混產品,卻遺忘了混合動力產品也是電動化進程中重要的一員。從國家政策導向和企業產品技術佈局來看,混合動力車型或許是未來5~15年的贏家。
就在上月中旬,《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正式發佈,其中明確了中國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目標及方向。在路線圖2.0中提到了,2035年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年銷售量各佔50%,其中節能汽車要實現全面地混動化。
也就是説,在未來的15年裏,混合動力車型將慢慢擴大市場份額,最終取代普通的燃油車。為什麼國家會力挺混合動力車型呢?
新能源產品短時間內難以普及
儘管近些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突飛猛進,但里程焦慮、充電便捷性不足、電池安全、二手車殘值低等問題短時間內還無法完全消除。對消費者來説,從燃油車到新能源車實際是生活方式的巨大轉變,因此不是所有人都能一步到位。
而且,配套設施與新能源產品之間,形成了相互牽制的關係。雖然國內的充電樁以及換電站的建設逐步擴大,截至2020年10月,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49.8萬台,同比增加30.9%,車樁比大概為3.14:1,但充電樁的利用率偏低,僅有4%左右。公共充電樁充電慢、體驗差等問題,導致大量的充電樁處於閒置,浪費了大量土地資源。
除了公共充電樁,私家車充電樁的建設還受到停車位不足、居住地物業不配合等因素的影響。最終導致充電樁的建設不均勻,在充電設施不夠完備的地區,消費者也不會選擇新能源產品作為出行工具。短時間內,這樣的情況很難平衡,從而影響新能源產品的普及。
從國家的層面看,雖然電動化被視為我國汽車工業實現“彎道超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契機,但拔苗助長,一蹴而就的做法已被證明不可取。當下,面對愈發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我們首先要儘可能實現節能減排。混合動力車型是燃油車向新能源轉型的必經之路,可在不改變用户用車習慣的情況下,大幅減少能耗。
在2035年,將有一半的汽車將會是混合動力車型,市場存在着廣闊的空間。路線圖2.0從市場需求角度預測,2035年我國汽車產銷年規模將達到4000萬輛。如果真的能夠達到這一目標,那意味着2035年混合動力車型將會達到2000萬輛,要遠遠超過現在的規模。
技術壟斷被打破,混動與油車同價是最大吸引力
可以預見,混動市場將成為車企下一個必爭之地。近些年,國內外車企紛紛在混合動力的領域發力,其產品也逐漸能夠被消費者接受。
在眾多車企中,豐田汽車毫無疑問是混動領域的“王者”,自1997年推出普鋭斯混動車型以來,豐田汽車在混合動力領域已經發展了20多年,而且到現在還在不斷前進。不止是豐田,日產的e-POWER、馬自達的創馳藍天油混技術都是遠見聞名的,可見日系車在這一領域處於壟斷的地位。
過去,由於這些技術壁壘的原因,讓國內很多車企在研發上花費很大力氣,而且收效甚微。不過,隨着國內車企迅速發展,逐漸攻克了混動技術,打破了國外的壟斷。
最近,長城汽車發佈了檸檬混動DHT,該技術完全獨立自主設計、研發,並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打破了豐田、本田的壟斷。此外,比亞迪也向公眾展示了全新DM-i混合動力平台、長安汽車發佈了全新1.5T混合動力系統。
除了自己獨自研發,有些車企也選擇“強強聯手”。今年11月20日,吉利控股集團與戴姆勒股份公司擬就一款用於下一代混動車型技術的高效動力系統展開合作。該套動力系統將由奔馳和吉利雙方研發和生產,並有可能搭載於梅賽德斯-奔馳及其在華現有合作伙伴的車型,包括沃爾沃在內的吉利控股旗下的多個品牌。
與此同時,豐田的混動技術專利保護逐漸到期,為擴大影響力,提高市佔率,豐田選擇擁抱更多盟友。不久前,豐田汽車決定向中國合資夥伴廣汽集團提供汽電混合動力技術系統,而且據悉一汽集團也將獲得部分混動技術。
技術壁壘的打破,也將為混動產品的普及帶來最關鍵的利好,那就是成本的降低。一直以來,混動車型要比燃油車型價格高出不少,以雷凌為例,燃油豪華版為12.98萬元,雙擎豪華版為14.28萬元,二者僅差1.3萬元,同配置下消費者自然會選擇價格更低的車型。油混車型雖然省油,但是省下的油錢很難彌補多花的購車款,想要達到平衡,也許車都要開到“報廢”。
不過,隨着混動技術的普及和進步,這類車型的價格將大幅下降,一旦混動車型的價格能夠與燃油車持平,混動的爆發期就將正式到來。
水滴觀點:俗話説“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整體節能減並不能一蹴而就,未來5-15年的時間裏,傳統燃油車、混動車型以及新能源汽車是共存,因此留給各家車企還有一定發展的時間。
不過,混合動力還是屬於過渡技術,畢竟這類車型仍然需要發動機驅動,也正因為這點消費者在油電和燃油車型之間,可以很自然的切換。但要無阻礙的切換到純電生活中,不僅需要消費者逐步適應,也需要國家和車企們在基礎設施及產品技術上做出更多努力。
文/吳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