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父母偷吃獨食被女兒發現,乾脆連人帶桌撤走,網友:孩子是意外

由 機東林 發佈於 綜合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中國式家庭教育,大多還停留在“父母主導,孩子服從”的教育理念上。從教育成果上來説,這種教育方式有優勢也有劣勢,其中的劣勢之一,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關係並不是很親密。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感,跟教育孩子的難易程度有很大的關係,比如父母跟孩子越親密,孩子越容易被管教,反之亦然。

而下面提到的這個案例,很大程度上説明了父母跟子女親密感的重要性。

網絡上有這麼一個視頻,視頻內容是:一個女兒拿着手機,隔着窗户拍下了爸爸媽媽瞞着自己在對面樓吃水果的畫面。看到桌子上豐盛的水果,女兒非常想吃,於是就打開窗户朝對面喊了一聲“媽!”而她的媽媽聽到後,表現的非常不耐煩,好像在説:“吃個水果,都不讓人安心”,順帶還看了爸爸一眼。爸爸接收到媽媽的眼神後,轉過身給女兒了一個白眼,而同時,媽媽也給她來了個白眼。這還沒完,可能是擔心女兒打擾到他們吃水果,兩人眼神對視之後,就着急慌忙地把擺滿水果的桌子搬回了屋裏,彷彿在説:“快走,不然沒得吃了”。

網友們看完後,紛紛表示:這真是親爸媽,實打實地證明了孩子是意外,父母才是呵護對方的小天使。當然,還有些網友覺得父母這樣的做法,可能會傷到孩子。

會嗎?其實不然。在這場孩子和父母的互動中,可以明顯看出他們之間的關係有多好,比如父母可以毫無壓力地給女兒白眼,而女兒接收到白眼之後也沒有傷心等。從本質上來説,這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感,試問國內有多少的父母和孩子可以做到這一點?

相較於傳統的父母對孩子單方面主導的相處方式,以下兩種父母跟孩子的相處模式,親密感會更高:

1、朋友式相處

把孩子當做朋友相處,會讓他們有被平等對待和被尊重的感覺,所以他們會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父母。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不但會對孩子有更充分全面的瞭解,而且以朋友的身份,孩子也更容易聽進去父母的勸導,有助於在正確方向對孩子進行教育。

2、陪伴代替監督的相處

如今,大多數家長依舊停留在對孩子的監督教育上,比如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成績,就對孩子的學業進行監督,不能玩手機、不能看電視等。這種監督,很有可能會讓孩子有窒息感。

而陪伴式的相處,是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跟孩子一起進步,而不是單方面的只要求孩子的學習成績、為人處世等進步。

那麼生活中,家長們可以通過什麼方法增進跟孩子的親密感呢?

1、多跟孩子説話

跟孩子説話的過程,是跟孩子溝通交流的過程,也是相互瞭解的過程,能夠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

2、跟孩子説心裏話

跟孩子説心裏話,首先會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也是人,跟他們一樣也有自己的煩惱,其次也可以讓孩子主動對自己説心裏話,正確地引導孩子。不像有的孩子,即使遇到天大的困難也不願告訴父母。

3、適當的開些小玩笑

父母和孩子之間適當地開些小玩笑,有助於增進彼此之間的親密感,而且不會讓親子關係顯得那麼嚴肅。

親密的親子關係,不僅有利於孩子的成長,還會提升父母的幸福感。因此,對於每個家庭來説,與其讓親子關係僵化、淡漠化,還不如給這份關係增添一份親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