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二〇二二年八月,第八屆大使杯中文朗誦大會在日本東京神田女學園舉行。
李振溪供圖
近日,由日本華文教育協會和全日本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主辦的第八屆“大使杯”中文朗誦大會(以下簡稱“大使杯”)在東京落下帷幕。
今年恰逢中日邦交正常化50週年,在來自34所華文教育學校的6000餘名參賽選手中,154名選手脱穎而出,闖進決賽,齊聚會堂。他們成為中日友好交流的使者,用中文講述親歷的中日友好交流故事。
華文教育 久久為功
自2014年至今,“大使杯”已走過八個年頭。作為大會主辦方,日本華文教育協會會長顏安驕傲地説:“每一屆‘大使杯’的舉行對於在日華裔兒童學習中文都有着熱浪般的推動作用。第八屆‘大使杯’剛結束,就有小選手着手準備下一屆的朗誦大會。這一次沒有如願拿獎的孩子還會哭着説出豪言壯志,‘明年我一定要拿大獎!’看着他們堅定的面龐,我倍感欣慰。”
此次比賽分為幼兒組、少兒組和自創組,最小的參賽選手僅有4歲。
談及此次“大使杯”與歷屆的不同之處,顏安表示:“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週年。中日友好的未來靠下一代,特別是瞭解日本和中國社會歷史文化的下一代。這次,我們強調自創組的內容圍繞中日友好展開,讓新一代在日華僑華人子女暢談切身體會。”
“泱泱華夏,燦爛文明。今天我們站上這個舞台,用稚嫩而澄澈的聲音致敬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大會開場,10位歷屆獲獎選手代表集體朗誦由《中文導報》主編楊文凱和旅日作家張石聯袂創作的新詩《歷史的迴音壁》,滿腔熱血,擲地有聲。顏安説:“由歷屆獲獎選手詩朗誦開場,旨在回望和致敬中華文化,勿忘初心,勿忘祖(籍)國。”
選手們抒發愛家愛鄉愛國之情,思考中日社會文化習俗異同,探求中國傳統文化知識。這背後,無不滲透着父母乃至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家族成員的用情用力。正如一名參會選手所説,“學中文已經成為我家頭等大事。”
家校一心 賡續文化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在大會後台,孩子們反覆練習這一句詩詞,力求以最飽滿的姿態登台演出。12歲的蔣澤熙作為歷屆獲獎選手代表,參與了此次《歷史的迴音壁》詩朗誦。
他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們一直都是線上排練,老師只能點對點地進行單個指導。上台前的那次練習是唯一一次線下彩排,直到那時我們才看到了整體效果。作為節目中唯一一名男生,老師指導我用丹田發聲,營造氣勢。節目順利完成,我感到很自豪,就像是這幾年的漢語學習得到了認可。”
蔣澤熙曾三次參加“大使杯”,獲得了一次銀獎、兩次金獎,這些榮譽的背後少不了母親張帆親力親為的華文教育。張帆表示:“打孩子出生那一刻起,我就有意識地營造中文學習氛圍。利用大量網絡中文幼教片;不説單一的詞語,而説完整的句子;對孩子説出的中文及時糾錯補充。事實上,在孩子三歲之前,我沒有教他一句日語。上小學後,我們報名同源中文學校,一直堅持到五年級。”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回想起此前孩子的參賽經歷,張帆感慨:“我一句一句教,孩子一句一句模仿。我們一起照鏡子,調整表情;聽錄音,糾正語音。在練習的過程中,孩子哭了好幾次,但好在最後他堅持了下來。每登一次台,他對中文就多了一絲雕琢,發音咬字更加清晰,語音語速也更加恰當。”
蔣澤熙在台下聽着新一屆選手的朗誦,內心產生共鳴。他説:“幼兒組的選手充滿童趣,少兒組則從小愛談到大愛,愛家庭、愛祖國、愛中華文化。在我家,學中文同樣也是頭等大事,我和媽媽約定在家裏只能説中文。此外,學習中文也是連接我和外公外婆的橋樑,如果我只會日語,就會失去很多和親人交流感情的機會。”
齊心協力 助學中文
隔行入座、上下場更換口罩、隨時消毒麥克風……第八屆“大使杯”在兩年雲端後重返線下,現場觀眾達400人,網絡直播平台觀看人次達9000餘人。
顏安表示:“選手們盼了三年,反覆的疫情和猛暑酷熱阻擋不了他們的熱情。許多外地學生乘坐新幹線,長途跋涉來到東京參加決賽。比賽結束後,孩子們戀戀不捨,依舊湊在一塊中文、日文夾雜着交流。”
日本CJC中文學校教師紀娜擔任了此次活動的志願者,她説:“活動準備期間,我們每天在羣裏溝通交流,為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預案。比賽當天,我一共照看了22名小選手,負責他們的上台、下台、領獎等各個環節。在活動現場,我切實感受到了當今日本華文教育的發展水平。未來,我要接過前人旗幟,推動華文教育繼續向前。”
這次“大使杯”CJC中文學校共有4名學生參加,回想起比賽準備過程,紀娜表示:“我們根據學生的自身個性選擇朗誦文本,活潑可愛的鄭臻琦朗誦《假如我有一雙翅膀》,成熟穩重的顧淳凜則朗誦《讀中國》。學生們將自己的練習片段發送到微信羣裏,所有老師都會給出自己的意見。此外,我們還提供兩節免費的線上一對一指導課程,幫助學生更快成長。”
顏安表示:“‘大使杯’陪伴了一屆又一屆孩子的成長,選手們的中文水平也不斷提高。如今家長們規劃孩子的中文學習,學什麼、怎麼學、學多久、學成以後如何致用,這些都是他們認真思考的問題。日本華人社會關心華文教育的風氣日益濃厚,我相信大家對中文的學習熱情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