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女孩的聊天記錄真有意思,這個詞佔了滿屏,男人想不逃都不行

關鍵詞:怎樣才能結束這段關係?

問:需求:1.獲得良好結束(分手)的途徑;2.如何尋求內心的安寧?

本人女,155,96年,本科,銀行基層,老家有房,市區租房,交通工具電瓶車。對方男,175,93年,專科,保險培訓,郊區自建房,市區上班往返,交通工具同電瓶車。

我工作穩定,收入尚可,家庭無負擔,上班15個月,存款5萬。相比於生活品質我更注重個人提升,沒有特別的愛好,唯學習提升自我,還有賺錢。

性格內向,卻又很勇敢,心思純粹,言語精簡,喜歡思考,有高度責任感和高標準,善於堅持。

缺點:共情能力不佳,安全感極低,掌控欲強,情緒容易波動,人際關係處理方面習慣逃避。

最討厭男生的梗:

1.沒有陪我,有各種理由搪塞我,但卻和我炫耀戀愛兩年去了健身房466次。

2.喜歡口嗨,比如説“下次一定陪你”、“下次一起吃飯”、“明天出去玩”這類話。

一旦我表現出失望、不高興,他也開始不高興,並且取消原先一切約定好的事項:逛街、出去玩、陪我。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猶豫什麼,分了四次都失敗。總感覺對方喜歡我,但是細想下來,卻沒有感受到他有做了什麼實際行動。相比物質基礎,我更注重精神交流,但是都沒有得到。

回想當初為什麼答應他開始戀愛,是因為我感受到了被珍惜。我總是期待我們之間能夠融洽相處,可經過我努力之後還是沒辦法做到。

所以我到底該怎麼樣才能真正結束這段關係,或者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平靜?

這女孩的聊天記錄真有意思,這個詞佔了滿屏,男人想不逃都不行
這女孩的聊天記錄真有意思,這個詞佔了滿屏,男人想不逃都不行
這女孩的聊天記錄真有意思,這個詞佔了滿屏,男人想不逃都不行
這女孩的聊天記錄真有意思,這個詞佔了滿屏,男人想不逃都不行
冷愛回覆:

如同我們在前面的分析(詳情見文章《如何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裏提到的,一個人過度地“想要對方陪我”,其實是內心情緒不穩定的一種體現。

這個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故事裏女主的訴求用一個詞來形容——“內心的安寧”。

她認為,對方一直陪着自己,就可以找到“內心的安寧”。

看這份聊天記錄的第三張截圖很有意思,可以看到她分別在不同的時段,發的一整個屏幕的“陪我”,並且最後她做了個評價——“均失敗”。

看到這裏,我情不自禁地發出一個問題,就算這些“陪我”均成功,“內心的安寧”就找到了嗎?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內心的安寧”,絕對不是向外求,“內心安寧”首先絕對是要向內求。

就算女主的男朋友一直陪她,她也不太可能通過這個“陪我”來實現“內心的安寧”。

因為這個男生只是個普通人,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這樣一個普通的人,怎麼可能給到另外一個人“內心的安寧”呢?

相反,還可能會把這個女生搞得內心更不安寧。

還有,這個所謂的“分了四次都失敗”,是為什麼呢?

不是因為分手失敗,而是因為她對這個男生還心存希望,希望這個男生來給自己提供“內心的安寧”。

但這其實就是刻舟求劍,在一個不可能的地方,尋找自己想要的結果。好比在機場裏,去找一艘船。

在這時候,我們要給女主和大家的答案是,一個人內心的安寧,內心的平靜,只能向內求。

我可以舉一堆例子,幫助大家理解這種“向內求”。

比如説,讀一本書、聽一段音樂、跑一個步、學習一個好的課程、參加我們的創作會、連接一個社羣等等。

這一系列的事情,都叫“向內求”,都在尋找一個比個體更大的東西。

一個人內心的安寧,一定是來自於比自己更“大”的東西。

打個比方,就像一個孩子在母親的懷抱裏面得到安寧,而一個成年人則是在一個能夠包容自己、支持自己的羣體,甚至有時候比羣體更大的東西中得到了一種安寧。

這種求,其實就是“向內求”,是我們在一個更大的支持性空間裏,看清楚自己、找到自己,這才是最終的安寧。

最後,我相信,為了尋找內心的安寧,很多人問過自己一個問題——人為什麼活着,卻沒有找到答案。

那我鼓勵大家,去尋找一個階段性的答案。

在尋找這個階段性答案的過程中,人就不會那麼煩躁,會真正的平靜下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7 字。

轉載請註明: 這女孩的聊天記錄真有意思,這個詞佔了滿屏,男人想不逃都不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