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俄羅斯燃油泄漏背後,是一家統治城市的企業

由 諸葛寒香 發佈於 綜合

“我們要從社交媒體上了解緊急情況?您沒事吧?”6月3日,普京在與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州州長亞歷山大·烏斯的會面中忍不住出言譏刺。

5月29日,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州諾里爾斯克地區發生油罐泄漏事件,但直到6月3日普京這次“發飆”以後,事故才真正獲得公眾注意。地方行政長官和緊急情況部稱,發生事故的熱電廠有意瞞報,致使他們在事故發生後兩天,即5月31日才從“社交媒體上令人驚恐的內容”當中得知消息,而直到6月3日會議當天,地方當局仍未形成有關事故處理的具體方案。

八天以前,普京剛剛因為地方政府應對境內洪災和山火等問題不力,而在一次公開的視頻會議上憤而摔筆,沒想到只過了一個星期就再次爆發災難性事件。6月4日,普京宣佈諾里爾斯克進入地區緊急狀態,為處理事故現場調動國家力量,但按照目前環保組織以及專業機構的估算,要消除這次泄漏事故對於環境的影響,即使只是初步消除,恐怕也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

● 被污染的河流 / 網絡

北極歷史上最大的泄漏事故

5月29日,諾里爾斯克一個儲油罐突然倒塌,導致其中的約21000噸柴油發生泄漏,蔓延到了附近約350平方公里的地表,並迅速滲入附近水體。由於燃油蔓延,一輛路過當地的汽車在距離儲油罐原位置40米的高速公路上起火,並因此造成大面積火災。

6月8日,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州政府聘請的一組科學家公佈了初步樣本分析結果。這份報告稱,當地石油製品滲入土壤的深度至少達到2-5釐米,土壤污染面積至少為5平方公里,覆蓋了貝濟米尼河,達爾迪坎河和安巴納亞河的洪泛區,三條河流的水質都遭到嚴重污染。同期俄羅斯自然資源部公佈的信息則稱,諾里爾斯克地區部分水體樣本中有害物質濃度已達到可允許上限的一萬倍以上。

諾里爾斯克位於北極圈以北300公里,歐亞大陸最北端的泰梅爾半島上,受到污染的安巴納亞河是附近凱耶坎區居民的飲用水源。這條河流向北部皮亞西諾湖,湖水又經皮亞西納河匯入喀拉海,從而進入北冰洋。

這使得這次泄漏事故成為北極地區歷史上最大的污染事件,它所造成的環境影響目前仍無法估算。

● 工作人員正在處理泄漏的燃油 / 網絡

儘管在普京宣佈區域緊急狀態以後,前去處理事故現場的救援隊已經實施了抽水、截流等措施,並在安巴納亞河上設置了臨時水柵以阻截污染物的進一步擴散,但水柵不久後就被安巴納亞河上的浮冰沖垮,目前皮亞西諾湖中已經發現了泄漏的石油製品的痕跡,會不會順着水流方向進入北冰洋,目前仍存爭議。

與此同時,皮亞西諾湖和皮亞西納河均是北冰洋沿岸重要的漁業水域。

發生事故的熱電廠屬於俄羅斯上市公司諾里爾斯克鎳業所有,該公司給出的初步事故原因分析認為,導致儲油罐坍塌的原因是事發地點永久凍土的意外融化——該廠的工業設施普遍建造於三十到四十年前,在當時,永久凍土被認為是完全可靠的地基材料。諾里爾斯克鎳業據此提出,事故是“由於已經穩定使用三十餘年的支撐部分突然下陷”導致其上的儲油罐遭遇損壞造成的。

全球變暖自然是這種解釋版本背後的潛台詞,這是事實,但在諾里爾斯克,事情遠非如此簡單。

瞞報羅生門

從6月3日與地區負責人的會議開始,普京已多次提出要追究這起事件當中謊報、瞞報信息者的責任:國家層面上的事故應急響應遲至6月4日才終於開始,距離事故發生已經過去了將近一週。

一場推鍋大戰隨即爆發。

俄羅斯緊急情況部與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州政府均向普京解釋説,是事發熱電廠遲遲不報告真實消息導致了災難處理沒能及時開始,但這一説法很快被發現不實——不僅熱電廠方面堅持他們在第一時間上報了信息(廠方代表同樣參加了那次會議),州緊急情況部網站與各主流媒體均在29日發佈了有關諾里爾斯克發生燃油泄漏的消息,只是在當時,這條簡短內容並未引起太多輿論注意。

俄羅斯自然資源監督局局長拉季奧諾娃的Facebook主頁也證實了熱電廠並未隱瞞信息:5月29日當天她就已通報過相關內容,30日則更新了諾里爾斯克水污染的現場照片,稱清除泄漏燃料的工作即將開始。“保安不允許我們直接進入發生緊急事件的地點。”她在30日寫道,“將會進行行政調查。”

● 拉季奧諾娃30日在Facebook主頁上上傳的水體採樣照片 / Facebook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州州長亞歷山大·烏斯不久後解釋了他的説法,他表示,熱電廠所做的並非完全隱瞞信息,而是沒有提示他們泄漏事故的嚴重性,也沒有及時求助:類似的事故消息他們經常收到,並未意識到這一次與過去有所不同,這才導致了地方政府反應遲緩。

這仍然與有據可查的公開信息相矛盾:30日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州調查委員會網站上公佈的事故初步調查當中已出現了“約2萬噸石油製品發生泄漏”的句子,在6月3日與普京的會議之前,類似的描述也出現在各級媒體和相關政府網站上,還有報道提到,當地採取了事故處理措施。

● 6月3日,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勘察事故現場 / Facebook

只是所有一切都在靜悄悄地進行,從5月29日到6月3日的五天內,試圖呼籲國家關注的所有努力——其中甚至包括諾里爾斯克檢察院——都不了了之。

沒有人確切地知道這場“羅生門”當中承擔責任的究竟應該是誰,截至目前,受命調查瞞報事件的俄調查委員會已經提起了四項刑事訴訟,遭到拘捕的第一人是事發熱電廠的車間主任。

在當地,已有環保組織和居民將事件形容為“北極切爾諾貝利”。這或許並非一個完全貼切的形容,但至少指出了一部分事實:無論從信息傳遞,還是行政效率方面,這次事故都揭開了某些長期存在的致命缺陷。

統治城市的企業

諾里爾斯克鎳業是全球最大的鎳和鈀生產企業,其銅產量也居於世界前列。但作為全球利潤最高的礦產企業之一,諾里爾斯克鎳業同時還揹負着一重惡名:它是污染排放大户,其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佔到全球總量的1%,主要廠區所在地諾里爾斯克甚至獲評了“全球污染最嚴重的十大城市”,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嚴重到可以開採。

● 諾里爾斯克高聳的煙囱。它是世界上二氧化硫排放量最高的城市之一 / 網絡

當地居民多年來的抗議並未收到任何效果,儘管有關其環境污染問題的指責自蘇聯解體以來就沒有停止過,該企業也曾多次承諾將投入資金改善污染排放問題,但另一方面,過去三十年來諾里爾斯克鎳業並未因污染物排放而受到過什麼實質性處罰。

在這一地區,近年來僅漏油事件就已發生不止一起,各種形式的污染物排放隨處可見,而市政當局更像是企業的一個行政部門:市政府班底中許多成員直接來自諾里爾斯克鎳業管理層,其中也包括目前正在領導地方事故調查小組的諾里爾斯克市長阿赫梅欣。

有俄羅斯媒體報道稱,由於所有僱員在與諾里爾斯克鎳業簽署的勞動合同中都附帶有保密協議,即使是當地居民,長期以來也並不知道在自己的城市當中正在發生什麼。

同樣的情形在這一次泄漏事故中仍然成立:將泄漏視頻上傳到社交網絡上的是幾個偶然路過的本地農民,而在事故發生的最初幾天,就連自然資源監督局的工作人員也無法進入現場。

● 俄羅斯杜金卡,諾里爾斯克鎳業的集裝箱 / 網絡

諾里爾斯克自建市以來就是圍繞鎳礦開採而建立的工業城,在蘇聯體制下,國有企業“包辦”市政事務曾被視為理所當然,但時至今日,這種“包辦”暴露出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多。過去十幾年,有關諾里爾斯克鎳業各廠區設備老化、需要檢修的警告從未停止,但企業本身甚至裁撤掉了內部設備檢修部門。而直到6月2日,自然資源監督局出具的報告中仍認為皮亞西諾湖及其下游河流未受污染,這將顯著影響自然資源部對於事故程度的認定,進而影響賠償款項數額。

與此同時,很難假定這起事故會是最後一次——由於全球變暖趨勢難以逆轉,北極地區永久凍土的融化帶來其上老舊工業設施的更多“意外”,或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6月5日,普京在與諾里爾斯克鎳業的主要控股人波塔寧舉行會議時提出,局勢應由“緊急情況部本身”實現完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