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去超市買零食,在小區內看到一個小男孩和媽媽爭吵,聲音比話劇演員還有洪亮。媽媽指着孩子怒罵道:“養你有什麼用!還不如養條狗!”一番聆聽,才知道孩子不喜歡上學,還偷拿幾百塊錢充值遊戲,對自己的“罪行”百般否認。
男孩推搡媽媽幾下,大喊:“誰讓你養我了!你自願的!將來我也不會孝順你的!”小小年紀竟然説出如此言語,他的媽媽怒火中燒,一巴掌扇向孩子,訓斥道:“要麼在外面待一夜,要麼回家下跪認錯!真是個白眼狼!”
想必很多朋友都會像我一樣感到疑惑:如今有些孩子的感恩之心都去哪了呢?對父母給予的無限度關愛,當作合情合理之事;面對父母的批評責罵,將其當作故意刁難,和父母“激昂辯論”,認為父母應該是對自己言聽計從的“左右護法”。
我的孩子有時也在“感恩邊緣”徘徊,送她各種禮物也不會道謝;和我們頂嘴時也會“口吐芬芳”,言語中透露出對“陌生人”的厭惡。“你們就應該照顧我”這樣的話也毫不“避諱”,脱口而出,甚至覺得自己凌駕於父母之上。
上小學時,老師便教我們“烏鴉反哺”的故事,父母也會給我們“補課”,借用各種古人軼事告誡我們要懂得感恩,孝順父母。含蓄表達的傳統使我們將感恩賦予在行動之中,在生活的細微處做出微不足道的感恩行為。
難道説如今的孩子將感恩表現得更加含蓄?其實是孩子對所謂的孝順和感恩沒有清晰的概念,潛意識裏對“養育之恩”沒有行為認知。孩子不知道如何表達對父母的感恩,沒有“前車之鑑”,孩子只能按照自己的習慣和父母相處。
還有一些家長喜歡將自己的關愛“明碼標價”,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生養了你,你必須要懂得感恩孝順,要聽父母的話!”雖然灌輸這樣的思想簡單直接,但孩子很有可能會誤解其中的深意,他們會將感恩當作一種交易。
孩子會覺得:父母對我好,我就孝順;對我不好,我就不用尊敬孝順。有時候家長不經意間的打罵批評,孩子會將其判定為“對我不好”,認為“交易”不公平。頻繁如此,他們也就不會孝順父母,甚至會產生叛逆抗拒。
孩子感恩意識的缺乏,一方面是因為父母的過度寵愛,無條件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導致孩子和父母的界限感愈加模糊,有時候會出現“以下犯上”的行為。另一方面是父母的“鏡面影響”,生活中沒有給孩子作出感恩孝順的參考。
孩子通過父母這面“鏡子”,看到的只有對感恩的不以為然,便會以父母的言行舉止為“學習標準”,將感恩孝順丟擲一邊。正如法國啓蒙思想家盧梭曾説: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在“榜樣”和“意識”的負面影響下,孩子又怎麼會對父母心存感恩呢?
首先要和孩子做朋友
棍棒底下真的可以出孝子嗎?在我看來很有可能會出“不孝子”,孩子每天生活在暴躁父母的“嚴刑拷打”之中,對父母、家庭的日漸冷漠。沒有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孩子又怎麼會孝順父母呢?今後只會用各種手段遠離父母。
作家老舍曾説: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裏,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家長要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生活中遇到問題和孩子耐心溝通解決,同時也要適當讓孩子明白和父母的界限。犯了錯誤要懲罰,表現出色要誇讚,在獎罰分明的“亦師亦友”關係中,孩子才能夠像朋友那般感恩父母。
其次要“自降身份”
當然不是説要將孩子捧到“九五至尊”的位置,而是通過“自降身份”,激發孩子的保護欲和責任感。比如下班回到家,父母可以作出略微誇張的表情,對孩子説:“哎呀,今天好累,走不動了,寶貝,你可以給媽媽捏下肩膀嗎?”
孩子的使命感瞬間爆棚,也感受到了自己在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位置,便會主動為媽媽捏肩捶腿。之後家長要表示感謝,並在此表明孩子在家中的“地位”。長期帶有“使命感”做事,孩子會形成習慣,今後看到父母需要幫助,也會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
再者就是給孩子創造環境
家長命令孩子做一些事情時,孩子都會和父母作參考,如果父母沒有“開創先河”,孩子也會質疑命令的“公平性”,從而拒絕行動。家長要給孩子創造感恩孝順的環境,夫妻之間在家中相互恩愛,對孩子呵護有加,讓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幸福。
逢年過節,可以帶孩子去看望家族中的長輩和老人,讓孩子體驗傳統孝道的氛圍,也學會了如何感恩長輩和父母。孩子潛意識裏對感恩有了概念,才會主動在父母身邊做出孝順的行為,今後也會承擔照顧父母的責任。
寄語:父母慈如河海,子女孝若涓塵,培養孩子感恩意識,在孩子前行的船隻上,掛上感恩的風帆,孩子和我們成為了好朋友,才能夠駛向孝順父母的港灣。你的孩子孝順懂事嗎?你又是怎樣教育孩子感恩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