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今日直播預告 新京報書評週刊
在我們身邊,極少有一件事物沒有工廠的印記。就連書籍的紙張、印刷和裝訂,以及此時此刻正拿着的手機也是工廠製造的。
而過去半個多世紀,在這個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方進入“去工廠化”。工廠遠離城市中心,恍如與整個社會隔開。工廠已經是我們時代最熟悉的陌生物。
當然,在大分工時代,一個人對絕大多數領域都是陌生的,而工廠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只是,我們的思維、視覺和審美都有工廠的影子,甚至我們中的許多人因為工作其本身更是工廠的一部分。也可以説,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由工廠參與締造和定義的。
坐上大巴,坐上高鐵,當窗外風景中出現多少或什麼樣的工廠建築之時,我們會認為自己進城了?或出城了? 打開潮流MV,歌手以廢棄的工廠為背景,為什麼在視覺上我們會認為那可能是好看的? 線性思維,為什麼是在現代世界深受歡迎,而不是傳統社會或所謂的“後現代”?
在工廠誕生之前,大多數地區雖也有橋樑、廟宇或宮殿等工程聚集一大批勞動者,但推動物質增長的只是此後基於大分工的工廠。這一龐然大物改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至今仍繼續影響着現代世界,長期以來缺少的不是存在,而是存在感,以及人的好奇心。
我們邀請你來看直播,參與互動,一起從日常生活眺望它、理解它。
直播嘉賓
李丁,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主要關注城鎮化、信息化背景下的社會流動、社會不平等、社會治理與青年發展。著有《跳出農門:農民子女的職業非農化與身份市民化》,在《人口研究》《中國人口科學》《社會》《青年研究》《開放時代》等雜誌上發表多篇論文。“迴天有術”青年學者沙龍及 “迴天治理論壇”的共同發起人。
羅東,新京報書評週刊編輯,主持新京報文化副刊部視頻欄目“羅東時間”。獨撰文章刊於《香港社會科學學報》《天府新論》《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社會學〉》《讀書》Berkeley Journal of Sociology和Social Transformations in Chinese Societies等學術刊物。
你將聽到,以及期待你參與的話題
☆ 建築與位置:我身邊的工廠印象
☆ “現代性”與什麼是工廠
☆ 工廠的演變:從中心走向邊緣
☆ 從產品到審美:工廠與我的日常生活
直播時間
7月12日,週日,15:00-17:00
直播觀看地址
微博入口:羅東時間
bilibili入口:羅東時間
天貓直播入口: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聯合主辦
索·恩 x 新京報·羅東時間
本場主題書
《巨獸:工廠與現代世界的形成》,[美] 喬舒亞·B.弗裏著,李珂譯,索·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5月。
在十八、十九世紀,甚至包括二十世紀前半葉,從建築風格、勞動規模,到機器數量,大型工廠都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展示現代化能力的舞台。產業工人也被認為是社會變革的力量。而在過去半個世紀,工廠的光輝一直在衰退。極少有經濟體再將工廠視為先進生產力的參與者。作為一個生產場所,工廠卻似乎成為“落後”的標識。
這並不意味着“工廠”已經退出歷史。工廠的中心在轉移。工廠還繼續影響着現代世界。歷史學家喬舒亞·B.弗裏的《巨獸》是這一領域的經濟史、社會史。他從英國到美國,再到蘇聯,最後到中國等亞洲諸國,回顧了工廠三百餘年的歷史。回看浩浩蕩蕩的歷史,正如作者所説,“工廠的創立,需要非凡的聰明才智、百折不撓的決心和痛苦的磨難”,它有史無前例如今又不再那麼輝煌的生產力,它也有衝突、矛盾,但我們可能還是“沒有認真思考過它”。現代世界仍無法離開工廠。
編輯|羅東;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