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變道路“分割”商圈為道路“融入”商圈 運河商務區一體化設計釋放空間活力
彷彿是平行世界——
地面之上,是熱熱鬧鬧的商業步行街。鱗次櫛比的商務樓宇間,文藝範兒的美術館、書店、餐廳、文創市集,散發着都市裏的爛漫煙火氣,與運河千年古韻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地面之下,是承載車水馬龍的環形隧道。小汽車在地下穿行,一個個隧道出入口將車行者與一座座商務樓宇、一條條步行街、一個個地下商業圈,無縫連接起來。
而在半空中,一道道連廊勾連起地面主要樓宇、商業區,乃至運河碼頭、高線公園,構建起一個立體的都市生活圈。
這是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的未來圖景。作為本市首個紅線內外、地上地下空間一體化設計的項目,運河商務區將打破當前絕大部分商圈市政道路與商業項目涇渭分明的“刻板印象”,讓每一寸土地釋放發展活力。
■打造分時步行街
運河商務區坐落在城市副中心五河交匯處,規劃面積20.38平方公里,由新城金融服務園區、運河商務區啓動區和0101街區(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三部分組成。啓動區規劃面積約3平方公里,包含52個地塊、16個開發項目,涵蓋商業、辦公、公寓、酒店、住宅等多種類型。
北京市知名的商務區不少。新興的運河商務區被定位為城市副中心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是中心城區商務功能疏解的重要載體;將重點發展金融和總部經濟,積極打造北京財富管理中心和高精尖產業集羣。
“商圈內將出現分時步行街,白天走人,夜裏走車。”通州區新城管委規劃科負責人馮宇介紹。分時步行街是運河商務區設計規劃的一大特色。“這也是項目區紅線內外、地上地下空間一體化設計帶來的亮點。”
地上地下空間一體化設計好理解。即通過建設地下環隧,把車流引入地下,為街面讓出步行空間。“紅線內外一體化設計”是什麼意思?乍一聽這專業名詞,很多人會感到費解。
“其實就是道路內外空間一體化設計的意思。”馮宇解釋,商務區由一個個商業開發項目和一條條市政道路組成。過去市政道路建設任務歸政府部門,商業開發項目由開發商來完成,開發項目的邊界就叫“紅線”。
很長時間以來,道路的設計和開發項目的設計是各自進行,建成後彼此間的區分也非常明顯。道路由人行步道、自行車道、綠化帶、機動車道幾部分組成。道路兩側是商業空間。一樣是路面,市政道路鋪的是柏油,跨過馬路牙子,轉換到商業步行空間就變成了石材,界線分明,風格迥異。
而“紅線內外一體化設計”正是要淡化傳統市政道路與商業空間之間的界線,營造風格統一、沒有割裂感、可以拉近人與商圈距離的更高品質街區空間。
通過前期的工作機制創新,在運河商務區啓動區,永順北街、北關中路(北段)、新華東路(北段)、北關北街等9條主要道路,都將進行“紅線內外一體化設計”。
在紅線內外一體化設計後,部分有條件的街道將變成分時步行街,成為地區商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夜晚可走機動車,但主要服務於運送貨物、清運垃圾的設備車輛。
■市政路變“藝術大道”
位於運河商務區啓動區的新光大中心項目,率先啓動紅線內外一體化設計。該項目地塊中有3條主要道路,都由開發商連同商業開發項目進行統一設計。
“項目區內的北關中路南段,沿線有美術館、書店,我們的設想是打造成一條藝術大道。”新光大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從規劃效果圖來看,這條約310米長的道路不再像普通市政道路那樣,機動車道、人行步道、自行車道等通過隔斷彼此分割,而是通過巧妙的空間設計,把道路本身和兩邊的商業項目融為一體。
首先是路面鋪設材料和花紋與商業項目外圍空間保持一致,雖然保留了馬路牙子,但是坡度小,不妨礙空間的連續性。其次,道路重新進行了功能分區,中間設計了8米寬的休閒帶,休閒帶中有綠化、藝術展覽、休閒座椅、市政設施,方便遊客逛街的時候休息。
改造後的北關中路南段將變身分時步行街,白天,機動車通過地下環隧進出,街面留給商業和行人。晚間,部分設備車輛可在路面上通行。
目前,北關中路南端兩側的公寓和商業樓正在進行外立面提升改造,將嵌入更多休閒、時尚、文藝元素。配合商業業態的調整、提升,今後這條路後將打造成散發文藝氣息的運河商務區藝術大道。另外,新光大中心項目區內的永順東街東段將打造成繁花大道;蘆莊南街東段將打造成充滿煙火氣的美食畫廊。
不僅僅對市政道路進行一體化設計,新光大中心還對鄰近的地鐵6號線北關站C口站前廣場進行了設計提升。高低錯落、不同材質的藝術裝置,將在今年下半年出現在北關站C口。通過一體化設計,地鐵口的景觀氛圍將和運河商務區更為緊密地融合在一起。
■一體化設計為商圈增活力
按照規劃,運河商務區啓動區內的9條主要道路中,新華中路、北關中路將打造成分時步行街,日間不允許車輛出入,夜間可允許服務性車輛進出;永順一街、永順東一路正常通行路段均不設置公交停靠站。
目前,九條路的道路橫斷面均已確定,永順東路寬40米,永順北街寬35米,永順一街道路橫斷面寬20米,其餘六條路橫斷面均為25米。這九條道路的規劃設計,都摒棄了傳統的行道樹樹池設置方式,而是將綠化帶與設施服務帶一體化設計,增加街道空間的綠化面積。智慧燈杆、wifi全覆蓋、自動噴霧等現代科技手段將在街區內普遍應用。
道路設計還融入海綿城市理念,採用一定比例的透水鋪裝,結合綠化隔離帶設計成下凹綠地,在滿足暴雨時地面徑流可以順利排出的前提下,儘可能增加綠化地塊的滲透吸收效能。
去年底開工建設的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今後也是運河商務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運河商務區啓動區在全市率先嚐試的“紅線內外和地上地下空間一體化設計”的理念,將在該項目中有更徹底的體現。
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的沙盤模型顯示:該項目地面層是都市生活圈,地下一層是城際車站進站廳、城市公共空間和商業配套設施;地下二層是城際車站候車廳和出站大廳,以及地鐵平谷線、地鐵101線、地鐵6號線的換乘空間;地下三層是城際車站站台與軌道層。
通過一體化設計,副中心綜合樞紐站將實現商業、交通、休閒的有機銜接。為方便市民旅遊觀光休閒,樞紐站的地面層還將建設一條長約2公里的空中走廊,串聯北運河碼頭、樞紐站地面主要商業樓宇和六環路入地後在原路段上新建的高線公園。未來的運河商務區將通過多元發展、立體發展迸發出無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