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榴彈對於上甘嶺戰役有多重要?志願軍用簡陋武器完成的傳奇事蹟
誰能想到,一片不足4平方公里的高地,在世界範圍內都小有名氣的上甘嶺戰役在這裏發生了。這場戰役的局勢發展日益緊張,伴隨着人力、物力的投入逐漸加大,戰爭規模也越來越大,中國人民志願軍遭到了來自美國空降師一部的猛烈打擊,這片陣地幾乎被雙方的炮火覆蓋。
只是人們沒有想到,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面對這樣艱難的處境,同在兵力和武器上都佔據優勢的敵方反覆爭奪陣地達30次,阻擋了敵方發起的將近七百次進攻。出乎人們意料的是,志願軍把手榴彈的作用發揮到了最大,便把美軍的攻擊阻擋了下來。相較於在武器裝備和士兵人數等方面都領先於中國志願軍的聯合國軍,使人不得不承認,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用簡陋武器完成的傳奇事蹟。那麼他們到底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什麼呢?
看過《亮劍》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這部電視劇中曾有這樣一幕,獨立團在戰鬥中憑藉着手榴彈這一制勝法寶擊潰了山崎大隊,這也反映出我軍在戰鬥過程中非常喜歡使用手榴彈。為何經常可以聽見這樣一句話,手雷兵可以決定一場戰鬥的勝敗呢?首先因為手榴彈造價低而且製作簡單,比起子彈複雜的製造過程,手榴彈的生產要簡單很多。另外手榴彈非常適合在我軍比較擅長的近戰夜戰中運用,戰士們也能迅速掌握其使用技巧,有利於控制戰局。
尤其是在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簡直是將手榴彈的作用發揮到了極點。而正是因為我軍的運用手榴彈的技術以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才導致美軍數次落入我軍的陷阱中,無論敵軍是站在樹木或石頭後對我軍進行攻擊,還是趴在地上進行攻擊,都會被我軍扔出的手雷擊中,往往都是死傷無數。而我軍還創造過在戰場上通過利用手雷擊潰敵軍四十餘次的記錄,足以説明手榴彈是一個非常強大的作戰利器。
即使是在今天,要是提及美日交戰,人們最先想到的依舊是二戰結束時日軍的慘烈結果,在美軍炮火攻擊下日本作為一個國土面積很小的島國,受到了空前的打擊。但是作為和它遭遇相同的上甘嶺戰役卻有着完全相反的結局,這讓人匪夷所思。但事實上,中方可以獲得最後的勝利還因為有着天時地利人和等重要因素。在日美奪島戰爭中,日軍因為之前的戰鬥已經損耗了大量的兵力,再加上國土位置處於島上,無法獲得很好的外部支援,使得日本一直是處於被動的作戰局面,最終不得不坦然結束失敗的結果。
但當我們將視線轉移到上甘嶺戰役中就會發現,上述情況都沒有發生,能夠始終保持充足的物資補給是因為民眾的積極配合,是良好的地理位置提供了有利條件,即便美軍實力強悍,中國志願軍仍舊可以依靠戰略優勢,走向勝利之路,時點的掌控也尤其重要。在經過各方面的比對後,我們就可以明白在上甘嶺戰役中,我軍能夠擊敗敵軍,是必定會出現的結局。
在長達一個半月的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士氣高漲,連連使敵軍後退900多次,造成美韓兩軍兵力及武器上的重大損失,傷亡人數約2.6萬人,而我軍傷亡人數不及1.2萬,就傷亡人數就多出我軍的一倍,對比傷亡率可以看出,美韓兩軍竟達到了40%,而志願軍僅是其一半。
最終,我軍以少數戰勝多數,以堅韌捍衞國土的意志戰勝了只為霸權並想要奪取利益的美國讓美國意識到中國人民的威力所在,美國在硫磺島戰役之後,傷亡率的記錄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從32.6%一下就增高到40%。我軍敏鋭地察覺出他們的中心所在,讓各隊伍往攻擊點密集,根據節奏進行調整,“一擊斃命”,使得上甘嶺一戰成為他們心裏久久抹不去的印記,從此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隨意侵犯我們的土地。
軍事的意志力在戰場上也起着決定性作用。抗美援朝期間,志願軍只為“保家衞國,捍衞國土”,而美軍確實因為貪婪,想爭霸世界,前者是為了自我保護,另一種是後天形成的,屬於試探性的行為,志願軍是為了生存而衍生出的人之本能的意志,而美國是自身之外的利益,是不會拼盡全力去進行索取的。志願軍認為每時每刻都是十分重要的,他們無畏艱險,以血肉承擔戰事的慘烈,運用所有可以想到的戰術,而美軍卻想打贏志願軍,以爭取他們在亞洲範圍的最大利益,所有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利益。兩軍作戰的狀態時完全不同的,志願軍是誓死捍衞國家的革命精神,而美軍卻只是對於利益的一種試探性謀取。
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中國為參與的每場戰役都做了萬全的準備,絕不能讓士兵們白白送死。每個參與作戰的士兵都為上甘嶺戰役的勝利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上甘嶺戰役的影響,除這片3.7平方公里的山地之外,還有更重要的東西。以軍事實力強大的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遭到了剛成立的新中國的沉重打擊,在杜魯門看來,聯合國軍經此一役後就士氣大傷,沒有足夠的勇氣和中國人民志願軍作戰。另外,這場以弱勝強的戰役給了中國人民極大的精神力量, “上甘嶺精神”也成為了我國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朝鮮戰爭中,可以説上甘嶺戰役的作用有一定範圍,在政治博弈中,它的影響還在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