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不要總是拿印度和中國對比,二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還是聯合國秘書長的時候,潘基文就對李光耀大加讚賞,認為他是“亞洲的傳奇人物”,他的“強有力的治國才能和領導力令人倍加尊敬”。

縱觀李光耀的一生,他的確與這一評價相匹配。在新加坡,他是開國元老之一,又被認為是“國父”。如果沒有他英明和強有力的領導,新加坡的政治與經濟獨立可能要延緩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

李光耀:不要總是拿印度和中國對比,二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將新加坡變成僅次於日本的亞洲第二富國後,他基本上已經退居二線,不過對於亞洲和全世界的政治與經濟形勢,依然有其獨到的見解與預知。

比如,西方就一直喜歡將中國與印度相比較,而他則認為中印之間沒有可比性。那麼,他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一、種姓制度讓印度發揮不了人口優勢

李光耀將自己政治生涯中的各種觀點與見解彙編入《李光耀觀天下》中,並於2013年8月6日將其發佈。書中共分11個章節,分別涉及到中、美、歐洲、東南亞及中東等。

在提到中國的部分,特別説明了歐美將中國與印度相比較的問題。在他看來,印度與中國雖然都是亞洲的人口大國,但兩者壓根就沒有可比性

他給出的第1個理由是印度的種姓制度嚴重地阻礙了其人口的優勢,從而讓各方面的發展都受到阻礙。

對於控制國家人口的問題,無論是印度與我國,都在上世紀的70年代之後開始實施相關的政策。在我國,政府採取計劃生育的政策,有序地展開全國的計劃生育,讓快速增長的人口得到調節,同時也提高了國民的素質。

李光耀:不要總是拿印度和中國對比,二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印度採取的措施則不一樣,英迪拉·甘地成為第3任總理後,就開始關注快速增長的人口問題。從上世紀70年代起,他所領導的政府就開始一系列控制人口的措施。

不過,他們採取的並不是計劃生育,而是強制性的絕育手術,近幾百萬的地種姓男性為此而苦不堪言,許多女性更是為此喪命。

印度控制人口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降低國家的消耗,不給國家的治理和社會增加負擔。然而,絕育手術對於人口的抑制並沒有作用。印度存在的種姓制度,讓這一項措施更難執行

種姓制度出現之初,其目的並不是為了將印度人區分為高低貴賤,只是把人們劃入不同的工種之中,以保證國家的運轉罷了。

到英國統治印度時期,種姓制度被合法化和強制化,從而讓其深入印度人的血液中。印度獨立後,儘管他們已經從法律意義上廢除了種姓制,但其影響至今猶在。

相比於中國,在政府的英明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在一起,共同建設祖國的經濟和維護社會穩定,這與印度有天差地別的區別。

李光耀:不要總是拿印度和中國對比,二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所以,李光耀才得出結論,中印之間沒有可比性。除此以外,他還認為,印度的特殊政治制度對其發展有嚴重的限制性。

二、各邦之間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

印度實行的是議會共和制,其雖然屬於獨立的國家,但由於歷史的原因,所以又是英聯邦的一個會員國。從某一種程度上來説,英國女王在印度仍然有威懾力。

而印度的行政區劃分中,一共包括27個邦(省)、1個國家首都轄區和6個聯邦屬地。由於這一行政制度的存在,所以印度的各邦之間都有各自的民選政府;在聯邦屬地和國家的首都轄區,基本上由聯合政府指派的政務官去管理。

各邦都有各自的民選政府,就意味着印度的中央聯邦受到限制。因為各邦只對選民負責,所有的政策與決策都從各自的利益出發,而中央聯邦只起到一種調度的作用。

從側面來理解,就是印度的總理不一定能夠調動地方政府及其最高領導人。這固然保證了印度的民主性,但也讓權力過於分散,從而使印度政府不能集中力量幹大事,各項政策與法令也將會在拖泥帶水中進行,對於人口大國的印度極其不利。

李光耀:不要總是拿印度和中國對比,二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印度獨立以來,這一個缺陷就表現得越來越明顯。比如,印度侵吞錫金王國後,將其改為錫金邦,不過時至今日,該地區仍然時不時反抗聯邦中央的命令,讓聯邦中央感到很無奈。

李光耀在談論中國時,我國實行的民主集中制也也被涉及。他認為,通過民主集中制的方式,我國既存在民主,權力也集中到中央的手上。在某種程度上,權力的集中可以讓着全體國家做大事,從而快速地讓國家發展。

所以,他得出的結論是,印度政府權力分散,難以辦成大事;而我國則相反,可以做出一項又一項奇蹟。因此,兩者是沒有可比性的。

他還認為,中印之間發展方式與理念不同,不能相比較。

三、發展的方式不同

根據印度經濟學家阿尼爾·古普塔的説法,我國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就開始改革開放,而比我國建國還早的印度則要晚一些,他們在上世紀的1991年,才開始一系列的變革。

李光耀也認為,這一個小小的差距不僅僅只是時間上反應能力的問題,還是發展理念與方式出現偏差才導致的結果

李光耀:不要總是拿印度和中國對比,二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在進行變革以前,印度曾經有一段時間仿製蘇聯,不過卻遭到了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危機,從而轉變發展方式。

就如今來看,儘管他們聲稱已經在變革,但經濟的發展方向依然放在輕工業上,重工業則極度依賴進口。進入2020年以來,由於種種原因,印度不斷的出現抵抗中國製造的現象。而反觀其國內,他們能夠造出的東西極其少,就算是普通的手機也不能實現全面的國產化。

與我國相比,我們不僅僅有強大的基建基礎,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發展。這要依賴於在改革開放之初,國家就將發展的方向放在重工業上,認為優先發展重工業,然後再向第二三產業發展,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

後來的事實證明,我們的路走對了。反觀印度,到2015年,他們只有88%的人口用得上電,39%的人口上露天廁所。這與他們號稱亞洲第二,或全世界第二有着極大的反差。

所以,印度哪能與中國比呢?

結語

李光耀對新加坡的影響很深,在其英明的領導下,讓新加坡變成亞洲很有錢的地區之一。而之所以有這些成就,主要在於他擁有了相當敏鋭的政治與經濟嗅覺,能夠冷靜地看待國際形勢,從而得出一系列可能會實現的預言,給新加坡的發展帶來契機。

李光耀:不要總是拿印度和中國對比,二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撒切爾夫人評價他説:“我已經觀察了他許久,認為他的預言最終都能夠實現”。儘管已經淡出政治舞台,但他依然關心着新加坡與世界的局勢,所以才將自己所見到的一切與心得寫下來,並將其分享給全世界。將中國與印度相比較的問題,向來都是歐美國家最流行的一種方式。有人認為,將兩者進行比較之後,歐美才有可能從中獲利。就目前來看,這個可能性並不是不存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12 字。

轉載請註明: 李光耀:不要總是拿印度和中國對比,二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