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堅守鐵軌邊的黨支部:
每天守護128趟列車安全通牆上的時鐘剛過了正午十二點,行車室中的電話鈴和無線電聲此起彼伏。“泗安站,客車K2275次接近。”“客車K2275次泗安站一道通過!”車站值班員宋新向火車司機傳達了一遍指令。再次確認後,他又轉過頭,向助理值班員發出接車命令。
一旁,他的徒弟、車站助理值班員葉建閣整理了着裝,戴上大蓋帽,握着紅綠色的信號旗,在站台指定位置面向列車立崗接車。燈光由遠及近,載着上千名旅客的列車呼嘯着駛過葉建閣的身旁。他目不轉睛地觀察着每一節車廂的運行狀態,確認正常後,轉身目送列車遠去。
按照運行圖上的計劃,每天有128趟列車從這座浙皖交界處的四等小站通過,沒有一趟列車會停靠上下旅客,或是裝卸貨物。小小的車站共有12名職工,其中4名黨員,平均年齡47歲。在車站黨支部的帶領下,他們用自己的堅守,保障着宣杭鐵路大動脈的暢通。
一個寂寞的小站
沒有乘客、沒有貨物,每天接送128趟列車
從杭州出發,沿着杭長高速行駛一個多小時後,轉上申蘇浙皖高速,再往前開十多公里下高速,又沿村邊小路往前開了十分鐘後,綠蔭環繞中,一座兩層小樓映入眼簾,泗安火車站到了。
這是浙江省最西北角的火車站,位於長興縣泗安鎮。地處浙皖交界,站牌上標註着它的鄰站就是安徽廣德。
泗安站的規模很小,只有四條軌道,沒有售票處,沒有候車室,更沒有旅客上下,甚至連當地村民都很少有人知道,身旁還有那麼一座火車站。但由於地理位置特殊,需要調節來往的列車通行秩序,所以設置了這樣一個小站。
“現在的泗安站只是一座辦理接發、會讓工作的中間站,但別看我們不起眼,身上的擔子可重了。按照運行圖上的計劃,每天有128趟列車要從我們眼前通過,而我們的職責是保障所有列車運行的平安。”泗安站黨支部書記、站長錢忠羣向錢報記者介紹。
浙江省最西北角的火車站泗安站
一羣敬業的員工
黨員主動當新人的師傅,除夕夜帶頭加班
由於鐵路24小時通行,所以職工們要分四班倒連軸轉。
相比室外的一片寧靜,車站二樓的行車室中卻繁忙無比,帶着各種行車指令的電話鈴聲此起彼伏。
24歲的車站助理值班員葉建閣和師傅宋新坐在正中央的控制枱前,眼睛緊盯着電腦屏幕。“我們平均一個班工作十二個小時,要接發60多趟列車,中途幾乎沒有休息時間。”小葉是安徽亳州人,2014年底退伍進入鐵路工作。剛來時,面對這個自己一無所知的領域,他有些不適應。
這個時候,黨員們站了出來――
錢忠羣説,2013年後,泗安站包括葉建閣在內一共新入五名職工,而且全部都是外省職工。“很多人的情況都和小葉一樣,沒有工作經驗,就是一張白紙。我們車站黨支部一方面為他們上好第一堂課,介紹車站環境、歷史、工作職責;另一方面,為新職工制訂好培養計劃,黨員主動當起了新人的師傅,以傳幫帶,讓所有新職工儘快融入這個‘家’。”
雖然泗安站沒有旅客上下,沒有貨物裝卸,但這並不代表車站職工的工作都很悠閒。當應對突發狀況時,往往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靠團隊協作來解決。
錢忠羣説,他永遠也忘不了2014年的那個除夕夜。當天,長興下起大雪,到了晚上,鐵軌上已開始積雪結冰。沒過多久,列車調度員發出通知,稍後將有一趟列車要在站內臨時停靠會讓,命令車站儘快組織掃雪除冰。命令已經下達,車站黨支部當場決定,發動所有職工掃雪除冰!
可那是除夕夜啊,除了五名職工在站內留守,大部分長興本地人都回家吃年夜飯去了。
怎麼辦呢?黨員帶頭,除了兩名回老家過年的外地職工,其餘所有人全部叫回來!一個小時後,十名職工全部集合完畢,大家穿上工作服,帶着掃帚、鐵楸、撬棍和噴頭分頭出發,前往車站的各個道岔位置掃雪除冰。一個小時後,除冰工作完成了。望着滿載貨物的列車安全停靠,滿載旅客的列車安全通過線路,大家都笑了。
一名紮根的老黨員
堅守23年,他説要把這棵“樹”栽培好
小站雖小,但五臟俱全:除了必要的行車設備外,食堂、宿舍、職工活動室也一應俱全。
“我從開站到今天,在這裏待了23年多,眼前的鐵路從單線到複線,從老站到新站,變化可真是翻天覆地。”錢忠羣説。
1994年6月30日,泗安站正式開站。由於車站遠離城鎮,建站之初,工作生活環境都很簡陋,生活設施又幾乎沒有配套,當時不少職工一提到這個“艱苦地帶”,就望而卻步。“那個時候,車站沒有自來水,喝水要到一公里外的農户家中挑井水。此外進出車站也沒有水泥路,更沒有路燈,要是晚上出門,只能打手電走出去。”
由於不少職工都不是泗安本地人,下班後往往就住在宿舍裏,可是車站除了一張乒乓球桌,沒有什麼文化娛樂設施。面對這樣枯燥又艱苦的工作,有人開始待不住了。
工作生活環境好了,幹起活來才能更有勁。車站黨支部把改善車站環境作為工作重點目標,在黨支部四名黨員的帶領下,全體職工説幹就幹。
接通自來水,重新修復進站的道路,接通有線電視,建立新的食堂、宿舍、浴室……
為了把車站打造成職工們的“家”,黨支部帶領全體職工開墾了菜園,種上四季豆、大白菜、青菜、黃瓜等蔬菜,還挖出了一個池塘,養魚養鴨,自給自足。
52歲的錢忠羣指着眼前的站舍,臉上的皺紋依稀可見。駐紮這個省界小站23年,作為車站黨支部書記的他把自己的青年和中年都獻給了這裏。
23年,他不是沒有機會到更好地方去,但他告訴記者:“作為一名黨員,就要服從組織的安排,到需要我的地方去。既然在泗安站紮了根,我就要把這棵‘樹’栽培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障每一趟列車的安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