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360km的總里程,勻速120kmh和勻速90kmh,行駛哪個更省油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一定是用90公里的時速跑完全程最省油,因為在整個問題描述中3小時、4小時這兩個時間條件並沒有什麼實際價值,對計算油耗而言這兩個條件完全是一種誤導,計算油耗只需要知道某個速度下的百公里油耗、以及路程總長度即可,跑幾個小時無所謂。
為什麼説與時間條件關係不大?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拿鄙人自己的Q50來説,勻速90千米油耗在8、9個左右,而如果保持勻速120km行駛、油耗在11個左右(3.7L),那麼同樣是跑完這360km的總里程
90千米時速油耗=9升*3.6=32.4升油
120千米時速油耗=11升*3.6=39.6升油
看到了麼計算兩種車速的油耗實際上根本用不到跑了幾小時這一條件,所以計算油耗要以具體車速對應的百公里油耗、以及總里程為主要條件,無論您是跑3小時、4小時甚至是跑一整天都無所謂,畢竟車子是在運行中的、而不是計算原地怠速油耗或車載電器耗油量,所以可以無視時間對油耗的影響;那為什麼時速90千米更加省油呢?這就要結合發動機特性、以及風阻來思考了。
如果我們只考慮發動機、變速器,而不把運行的車子看作一個整體,那麼實際上發動機峯值熱效率轉速區間、配合最低的傳動比(變速器最高擋位、齒輪比最低)才能獲得最佳的燃油經濟性;拿豐田40%熱效率發動機為例,它的峯值熱效率出現在2400轉上下、配合較高的擋位才能獲得最理想的燃油經濟性;可實際上如今發動機上2400轉、配合較高的擋位,實際車速能突破甚至能突破140km,想保持最高效率區間、最高擋位行駛顯然是不靠譜的,況且發動機、變速器裝入車內後,就必須把整車當作一個整體來思考問題。
運行的車子是一個整體(發動機、變速器不能離開車子自己就跑了對吧),而運行的車子作為一個整體、那麼就必須考慮到空氣阻力對行進中的車子所造成的影響;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高熱效率區間、高檔位更能體現最佳燃油經濟性的理論就不適用了(把車子架起來空跑是另一種景象),為什麼説車子時速在70-90Km區間最為省油?因為發動機的特性如此、60千米以下時風阻很低、但發動機負荷不夠,內燃機就是這德行,負荷高了不行、負荷高了同樣不行!
當車速逐漸超過60千米後,發動機負荷逐漸上來、漸入佳境,所以此時很省油;隨着車速繼續提高,發動機轉速、負荷繼續提高,逐漸奔着最高熱效去了,按理説燃油經濟性應該要更好一些,可隨着車速不斷提高、空氣阻力對行進的車輛所造成的影響又開始逐漸明顯;60千米到90千米之間、空氣阻力差異不大,所以燃油經濟性之間的差異也不大;當時速突破90千米之後、空氣阻力翻倍增長,車速120Km時的空氣阻力差不多是90千米時的6、7倍,所以這個時候最影響油耗的條件就從發動機、變速器本身變為了空氣阻力,也可以理解成外界環境對油耗的影響!
所以車速一旦上來,無論發動機的運行狀態如何、變速器是否保持較低的齒輪比,都沒有空氣阻力來的直接,雖然發動機在2400轉左右時的效率更高,但這是在台架上的體現,實際中這個轉速所換來的車速太高、從而獲得了更大的空氣阻力,燃油經濟性反而下降;所以這就是90千米時速比120km時速更省油的原因,因為120km下的空氣阻力比90千米時速時要高太多倍、自然而然的油耗就上去了;這就是為什麼車子突破300km、只要400馬力就足夠,而突破400km、則需要千匹馬力的原因,所以這道題的答案就是用90千米的時速、跑完總路程360km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