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壇葬、網絡祭掃、代祭掃……不同的祭奠方式一樣的哀思懷念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田汝曄 王開智

一年春草綠,又是清明時。

清明節不僅是緬懷先烈、祭奠先人的傳統節日,也是家屬們傳遞親情寄託哀思的重要紐帶。目前,山東全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儘量滿足市民祭掃需求,已開通文明祭掃、代客祭掃等方式,滿足羣眾祭掃需求。濟南等多地還建立了個性化“雲祭掃”平台,市民可選擇個性化“雲祭掃”平台進行網上祭掃。

祭掃重心不重形。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探訪了濟南的部分陵園、公墓及殯儀公司,瞭解經這個清明節殯葬禮儀和習俗的變化。

節地花壇葬“簡單不簡陋”

近幾年,人們也越來越重視逝者的“身後事”。隨着我國土地資源的日益緊張,生態節地葬也受到了不少家屬的接受和認可。在實現節能環保目的的同時,也能以一種全新的、更有意義的葬式來寄託哀思、緬懷先人。

清明將至,一場莊重又簡潔的公益節地花壇葬安葬儀式在山東福壽園舉行。伴隨着音樂,禮儀師點燃蠟燭燈、敬獻靈茶、默哀祈福後,依次將27位逝者的骨灰坦安放在墓穴內,安放在一株株花團錦簇的櫻花樹旁,安葬師為逝者的骨灰罈覆土,並向篆刻着逝者姓名花壇牆壁敬獻鮮花,27位逝者將伴隨着祝福“入土為安”。

花壇葬、網絡祭掃、代祭掃……不同的祭奠方式一樣的哀思懷念

公益節地花壇葬安葬儀式現場

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27位逝者的家屬並未到達安葬儀式現場,工作人員採用了全程拍攝的方式,代家屬記錄下了安葬儀式全過程。

“將逝者骨灰放置於可降解環保骨灰罈中,深埋地下,經過六個月左右的時間自行降解,與大地融為一體,讓逝者真正地迴歸自然。”山東福壽園副總經理魏然介紹,公益花壇葬是一種惠民公益環保的安葬方式,自2012年生態節地葬公益活動開展以來,每年在清明節和寒衣節前都會舉行兩次集體安葬儀式。截至目前,山東福壽園累計舉行了21場節地花壇葬集體安葬儀式,集中安葬了 479位逝者骨灰。

“雖然葬式簡單,但整個安葬服務並不簡陋,每一位逝者都能體體面面地走完最後一程。”花壇葬在滿足了家屬傳統殯葬觀念和禮節的同時,也能實現節約土地、保護環境的要求。魏然從事殯葬行業已有二十年,她也親眼見證着這些年近萬個家庭殯葬觀念和方式的變化。“剛開始入行的時候,傳統殯葬風俗較為普遍,是由白事先生帶着客户過來選擇一個引導安葬,可現在很少見白事先生了。”魏然提到,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人死後要體面風光地下葬,殯葬花費越多,孝心則越大。但隨着時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屬殯葬理念更加現代化,節地生態、葉落歸根、迴歸自然的生態安葬理念也逐漸成為逝者家屬們的選擇。

花壇葬、網絡祭掃、代祭掃……不同的祭奠方式一樣的哀思懷念

在山東福壽園,越來越多的逝者家屬選擇生態節地葬

除了花壇葬這種葬式,山東福壽園在嘗試多樣化的節地生態葬式。連續三年的清明節,工作人員都會在落葬的墓碑貼上一個紅色心形的環保材質祈福牌,以表達哀思。

自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由於家屬無法到墓地現場祭掃,山東福壽園相應推出了福壽雲祭掃平台。“我們把花壇葬和其他一些祭掃紀念活動全程拍攝,製作成片以後上傳到網絡,家屬可以通過平台回放觀看。”這樣既能夠滿足防疫要求做到人員不聚集,同時也能滿足家屬送逝者最後一程的心願。

代客祭掃業務量逐漸提高

近幾年來,除了葬式選擇上更加生態環保,家屬們在祭掃方式上也有了很大的轉變。

濟南金陵慈航園自2015年開園以來,在每年的清明節和寒衣節都會推出代客祭掃及相關服務。近兩年,該陵園清明節期間代客祭掃服務的家庭越來越多。

花壇葬、網絡祭掃、代祭掃……不同的祭奠方式一樣的哀思懷念

禮儀師在墓位前擺放供果、點心、鮮花等

濟南金陵慈航園銷售經理陳京從事代客祭掃服務已經有四年了,由於安葬的逝者身份有所不同,陳京和同事們每次都會提前和逝者家屬進行溝通。根據家屬們的要求,老兵、醫務工作者、教師等不同的身份和情況,則會提供不同的祭掃方式。“我們前幾年有一些家屬在外地無法到場,他們也會選擇這種祭掃方式,但還是佔少數。”陳京介紹,但家屬們的接受程度普遍偏低,大家更希望能夠到現場祭掃,以表達對逝者的追思和紀念。

在濟南金陵慈航園所提供的代客祭掃服務中,會有一名禮儀師及拍攝工作人員共同參與祭掃。一名禮儀師在墓位前擺放供果、點心、鮮花等,並輕輕誦讀悼詞,向逝者行鞠躬禮,擦拭墓碑,另一名工作人員則在一旁記錄現場圖片和視頻,製作完成後發送給逝者的家屬,“清明節期間,最多的時候,我們一天要鞠躬幾十次。”

3月25日,山東省民政廳、省文明辦聯合發出《“文明祭掃、平安清明”倡議書》,號召廣大黨員幹部要成為移風易俗的倡導者,積極向親朋好友和身邊羣眾宣傳疫情防控政策,弘揚厚養禮葬、孝老敬親、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目前,全省已開通網絡祭掃、代客祭掃等方式,滿足羣眾祭掃需求。

受該情況影響,濟南金陵慈航園代客祭掃的服務需求量較往年相比也有所提升。“今年特殊形勢下,我們也推出了相應的祭掃服務,通過園區的公共平台即可預約和辦理。”陳京表示,今年代客祭掃價的套餐分為三種,收費價格基本上都在一兩百元左右。其中,最便宜的為128元,所用祭祀物品更注重綠色環保,可以提供日常祭掃所用的供果、點心、拉花、酒水等。早在清明節的兩週前,已經有家屬開始預定代客祭掃的服務。

70歲的趙女士早早地為老伴預定了代客祭掃服務。由於疫情原因,趙女士和孩子無法到場為老伴祭掃,她在前年就已經交由禮儀師代為祭掃,“他們把整個過程都拍了下來,我看到視頻覺得自己好像到了現場一樣。”在趙女士看來,這種祭掃方式也能傳遞自己的心意和思念,“孩子們也非常支持這種方式,我心裏也覺得非常安慰了”。

除代客祭掃這種祭掃方式之外,濟南金陵慈航園還開通了“天堂郵箱”等特殊服務,祭掃服務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如部分家屬無法到場祭掃,則會選擇寫一封信給逝去的親人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這份信則交由到禮儀師手中,禮儀師將在墓碑前代由家屬念給逝者聽。“至少能讓家屬看得到,有人能幫他們去完成這件事,對家屬來説也是一種慰藉。”

温暖生命最後一程,讓親屬得到慰藉

一場殯葬儀式寄託了親屬太多的情感,它是生命最後的告別,也是世代傳承的文化。清明節前夕,濟南大地殯儀服務公司也迎來了一年中最為忙碌的節點。

2012年,王洪建立了濟南第一家民營殯儀公司。作為殯葬行業的從業者,他見證了太多的人生悲歡,“從我2005年接觸這一行業以來,接觸的遺體不下一萬具,也親歷了許多個家庭的故事。”

花壇葬、網絡祭掃、代祭掃……不同的祭奠方式一樣的哀思懷念

王洪的殯儀服務公司的店面佈置

這兩年來,王洪認為殯儀服務最大的變化就是家屬更傾向於通過創意來體現對老人的孝心,“過去家屬可能是購買一些產品,比如買一個有寓意的骨灰盒來體現老人生命的價值,但現在大家更多的是購買服務來表達心意。”

如今,王洪的店面佈置早已發生了變化。早前在店內擺放的都是一摞花圈和壽衣,現在花圈早已下架,取而代之的是倉儲式陳列的各式各樣的殯葬用品,店內場景也更為温情和舒心。“很多人進到店裏以後,也沒有了往常的敬畏和恐懼感。”

現在的殯儀服務,通常是和家屬聊聊逝者的生前事,再來策劃和操辦身後事。“按照家屬的想法盡到心意,增加家屬情感撫慰的温度,從而體現逝者生命的尊嚴和價值。”王洪和同事們根據家屬的心願再策劃和設計出一套逝者專屬的殯儀流程,像如果逝者喜愛書法或文學,則會請專人將寫好相應的祭文或碑文;有些家屬較為注重儀式感,則會根據對方的要求增加一些細節和佈置。

在王洪看來,經過移風易俗,提倡殯葬改革,過去的殯葬習俗也相應發生變化。按照濟南當地的習俗,殯儀服務從逝者去世、遺體搬運、在家裏設靈堂、墓地安葬等流程都是必不可少的。但近幾年,殯儀服務流程簡化了許多,受疫情影響,家中設靈堂的環節已經較為少見,大家也較為接受,讓告別時刻不像以往一樣悲傷。“隨着時間的推移,祭掃的家屬更多傾向於70後80後,甚至有一部分90後,他們接受能力和環保意識會更容易接受新型的祭掃方式。”早些年有些家屬想帶着火紙和紙錢進陵園祭掃,但工作人員通常會勸阻後提供給家屬們免費的鮮花,提倡大家通過綠色環保的方式寄託哀思,“大多數家屬也會接受這種綠色環保的方式,大家的觀念也是與時俱進的。”

花壇葬、網絡祭掃、代祭掃……不同的祭奠方式一樣的哀思懷念

大地殯儀服務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商討逝者的殯儀流程

23歲的韋浩遠是山東福壽園的一名禮儀師,從業三年多的時間裏,他執行過的安葬儀式近四百家。在他心目中,安葬禮儀師是一個特別神聖的職業,“就像婦產科接生一樣,他們是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我們則是給人生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韋浩遠覺得,陵園是一個承載記憶與情感的生命場所,温暖生命的最後一程,送逝者入土為安,讓家屬得到慰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65 字。

轉載請註明: 花壇葬、網絡祭掃、代祭掃……不同的祭奠方式一樣的哀思懷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