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位名老中醫手書病案展出:傳世製劑 傳奇故事
18位名老中醫手書病案集體展出
一副傳世製劑 一段傳奇故事
泛黃的紙張、蒼勁的字體、珍貴的病案……這幾天,北京中醫醫院正在進行開院名醫病案展。
1956年,北京中醫醫院正式建院,彙集了京城及華北地區御醫派、師承派、學院派等各大流派的70多位大家,他們帶着珍貴的秘方和藏藥,共同建設北京中醫醫院,形成了燕京醫學,讓這裏成為擁有專長、專技、特色製劑最多的中醫醫院。至今,北京中醫醫院很多特色製劑依然被廣泛使用,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説,個頂個都是“網紅”製劑。
開院後的珍貴病案,以往都收藏在醫院的資料室裏。此次,醫院選出了18位前輩手書的病案進行展覽,這其中有諸位名家共同完成的開院第一冊出院病案,有張菊人的查房記錄、趙炳南的病程記錄、劉奉五的入院記錄、祁振華的處方記錄、王樂亭的針灸診療記錄……同時展出的還有現代名醫大家的病案。這些珍貴的病案,每一件都是名醫大家學術思想的體現,更是他們醫者仁心大醫情懷的體現。而病案背後,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中醫皮外科泰斗趙炳南
皮科名醫趙炳南
“您”字背後的尊重
提起北京中醫醫院,很多人都知道中醫皮科是這裏的王牌科室之一。趙炳南是新中國成立之初京城皮外科四大家之一,也是北京中醫醫院皮科創始人。此次展覽,展示了趙炳南寫的病程記錄。趙老的字工工整整,長達5頁的記錄本上,每個字都寫得一絲不苟。
趙老為人正像他的字一樣,認認真真,一絲不苟。北京中醫醫院存着趙老的一張老照片:一位患者走進趙老的診室,來到診桌前,趙老正起身迎接患者。這張看似抓拍的照片,實則是趙老對待患者一以貫之的方式。趙老對待每個患者都恭敬有加,患者來,他起身相迎;患者走,他起身相送。
熟悉趙老的人都知道,趙老行醫幾十年,在與病人的接觸交流中,無論男女老少,他都會稱呼對方為“您”,從來不用“你”。有些人覺得不太理解,曾經問趙老,有的病人不過20多歲,何必以“您”相稱呢?趙老説,走在大街上、走進商場時,會與許多不相識的陌生人擦肩而過,彼此互不相識。但是,如果在醫院的診室裏,一個陌生人坐在穿着白大衣的醫生面前時,他就不是普通的路人了。他就成為了一名有求於你,渴望我們為他解除病痛的病人。“我們之間的關係也就不是普通陌生人的關係了,而是變成了醫患之間的關係了。‘您’字與‘你’字的區別,就在於多了一個‘心’字。”
趙炳南還有個特別的講究,趕上患者多的時候,他會問學生,“後面還有多少病人?”如果有學生回答“兩個病人”,這就觸犯了趙老語言大忌,不能説“兩個病人”,而是要説“兩位病人”,“個”對應的是“物”,“位”對應的才是“人”。趙炳南篤信“知識不停留,經驗不帶走。”他除了堅持自己的行醫為人理念,還堅持將自己多年的施醫經驗無私地留給後人。現在,燕京趙氏皮科流派是公認的中醫皮膚科的中流砥柱。“看皮膚病去寬街”早已在患者中廣為流傳。
趙炳南見到病人起身迎接
子孫奶奶柴嵩巖
老病案講述“舌診”故事
今年6月,北京中醫醫院的柴嵩巖獲得國醫大師稱號,這是我國中醫醫師的最高榮譽。依然堅持在臨牀的柴老今年已經是88歲的高齡。在北京中醫醫院,保存着她許多手寫的病案和處方,也有她現在打印出來的處方。此次病案展上,柴老記錄的一個老病案引起了記者的關注,講述的是柴老婦科的病案,主要介紹舌象在診病中的重要作用。
柴老説,舌診的故事還要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説起。當年,她曾經接診了一位懷孕兩個月的孕婦,肚子比同樣月份的孕婦大得多。這位孕婦哭着説,這是她懷的第五個孩子,前四個都是無腦兒。這次已經看過幾家醫院,醫生都建議她去做流產,但她捨不得。當時柴老也不過30多歲,沒有那麼多的經驗,她忘不了患者那無助的眼神,打算試試,沒想到同事給她潑了冷水:“你是神仙呀?這個你也敢治?”但柴嵩巖有股子倔勁兒,越是有挑戰的,就越來精神兒。她在為患者進行舌診時,發現患者的舌頭又大又硬,齒痕至少有一釐米深。這一眼“望診”很短暫,卻“刻”進了她的心裏。舌象是中醫判斷疾病的依據之一,這種特殊舌象和有畸胎史的患者柴嵩巖在臨牀上還是第一次遇見,她回家潛心研究。終於在典籍中找到了相似的病案,決定通過補腎安胎、健脾利濕的方法治療這位患者。患者懷孕6個月時,柴嵩巖為她做檢查時觸摸到了胎兒的頭部,後來這位患者足月生下一個女兒。
藝高人膽大。柴嵩巖治病用藥膽大敢為,敢於創新,常有出人意料之舉。從醫60多年來,許多看似不可能治癒的怪病,在她這裏成為了可能。如今,柴嵩巖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想,也就是“柴嵩巖中醫婦科學術思想及技術經驗知識體系”。她擅長用舌象作為診斷和用藥的重要依據,堪稱中醫婦科舌診第一人;同時,她還直面現在越來越多的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綜合徵、子宮內膜異位症、小兒性早熟等世界性疑難病症,經過她治療,9萬多名幾乎絕望的不孕症患者終得貴子,患者親切地叫她“子孫奶奶”。
柴嵩巖曾經跟師傷寒大家陳慎吾學習,並且通過了中醫醫師資格考試。次年,國家倡導中醫學習西醫,由現在的北大醫學部負責招生,全國總計招收43人,22歲柴嵩巖突出重圍,考入這個中學西班級。這次,她的班主任是我國著名醫學家吳階平院士。學貫中西后,柴嵩巖説中西醫有個相同點,那就是中西醫都把醫學事業發展、病人健康視為己任。“為醫是一種使命,必須有足夠的學識、膽識和擔當。”
柴嵩巖治療患者的病歷本
針灸中心首席專家王麟鵬
200元人民幣PK5萬美元
針灸是北京中醫醫院的特色科室之一。此次展覽中既有建院時第一任科主任王樂亭的針灸診療記錄,也有目前針灸中心主任王麟鵬的病案。王麟鵬的病案記錄的是一種常見病的治療方法:中醫針灸治療帶狀皰疹的作用。帶狀皰疹,俗稱“串腰龍”。中醫認為,該病具有走串性。病案上記載:北京中醫醫院針灸中心傳承名老中醫“金針”王樂亭曾用“截法”治療“串腰龍”。“截法”,就是應用放血療法截斷“串腰龍”的“龍頭龍尾”,阻截其走串性。同時祛淤瀉熱,驅邪外出,決血調氣,暢通經絡,使濕熱邪毒隨淤血外出。
針灸中心首席專家王麟鵬在為病人治療
王麟鵬曾經運用這個方法,治療過一個患者。他自己説,這是人民幣PK美元的病例:患者張女士和老伴兒長期居住在美國伊利諾伊州。三年前的10月,60多歲的張女士突然感到右眼耳周邊及頭頂持續疼痛,局部出現皰疹。她趕緊到美國西北大學醫院就診。張女士後來描述説,她疼得忍無可忍,一進醫院就躺倒在大廳地板上,被醫護人員扶上輪椅,送進急診室。診斷為帶狀皰疹後,隔離住院24小時輸液,持續了8天。治療到第5天時,雖然一些皰疹皮損已經痊癒,但仍然疼痛難忍。出院後,張女士先後兩次因為疼痛住院治療,口服止痛藥一停,疼痛就會重新找上她;後來她又做了局部神經阻滯封閉,依然疼痛不止。此時,住院費、藥費、治療費等累計已經花了5萬美元。張女士擔心“這把老骨頭看來要扔在異國他鄉了。”她和老伴兒多方詢問國內治療帶狀皰疹後遺疼痛的方法,得知中醫有辦法的消息後,立即回國。當年11月23日,張女士慕名來到北京中醫醫院。她一進診室就躺在病牀上,沒有力氣説話。王麟鵬仔細望聞問切,為她做了放血、針刺治療,又開了5服健脾祛濕、活血止痛的湯藥。放血後疼痛立刻減輕,回到家裏能小睡一會了。12月1日,她第五次複診,已經可以坐在椅子上滔滔不絕地講述着患病以來的經歷,她説中醫治療7天后,她已經改成一天吃一種止痛藥了,而且服藥時間由原來6小時一次改成了12小時一次,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能睡覺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50多天花了5萬美元沒有消除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回國後不到10天僅花了不到200元人民幣,就基本消除了疼痛。張女士説,誰説中醫是慢郎中,不僅不慢,還很神奇。
病案背後的故事,幾天幾夜都講不完。但每個故事的主題都一樣:懸壺濟世,妙手仁心。
本報記者 賈曉宏/文
李學燕 杜宇/圖 J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