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匯蓉城 這場全國峯會為你“解碼”氫能產業未來
川觀新聞記者 張明海攝影報道
"氫”匯蓉城。12月4日,成都市郫都區,600多名來自國內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優質企業的負責人和行業專家齊聚——2020年中國(四川)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高峯論壇,在這裏召開。
本次論壇由四川省經信廳、重慶市經信委作為指導單位,攜手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成都郫都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
如何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規模已達西部第一、全國領先的四川,給出了自己的回答:示範推動。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四川全省已累計投入氫燃料電池汽車220輛,其中,公交120輛、物流100輛,安全運行超過650萬公里,配套建成5座加氫站。
本次峯會上,《車用氫能藍皮書(2020)》正式發佈,同時,來自省內外的專家學者和行業先鋒,也圍繞如何推動氫能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進行深入的探討。
四川氫能產業已走在全國前列
“氫能還有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正在迎來高質量和跨越式的發展”——本次2020年中國(四川)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高峯論壇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發佈的《車用氫能產業藍皮書(2020)》,給出了這樣的判斷。
以四川為例,《車用氫能產業藍皮書(2020)》現場發佈人舉例説:“四川立足本地優勢和特色推進氫能產業發展,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實際上,四川省氫能產業發展歷程,早2017年就啓動了率先培育工作,西部第一個開通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也是西部首個建成加氫站的省份。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劉少敏介紹,目前全省已出台相關政策20餘項,聚焦100餘家企業和科研院所,掌握了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等核心技術,形成覆蓋氫氣製備、儲蓄等完整產業鏈。
成都,是四川省確立的首個氫能產業發展試點示範城市。而郫都區,是其中最主要的陣地。
總規模30億元氫能產業基金,研製出氫能源客車、環衞車等氫燃料電池應用車型7種,氫能產值規模已超過10個億……郫都區委書記楊東昇介紹,目前,郫都區域內已聚集國家能源、東方電氣、成都客車等一批氫能領軍企業,與省內合作建立了水電解制氫基地,建設成為西南地區第一座加油加氫綜合功能站,投入示範運行氫燃料電池公交車100輛。
據瞭解,不僅僅是成都,在省內的西昌、德陽等地,目前也已建成了加氫站,“正準備開展示範,也開展氫能發電站的示範”。
氫能產業正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期
以燃料電池汽車為代表的氫能產業,正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期。
在列舉了產業政策體系更加完善、示範推廣力度加大、加氫站建設加快、產業投資加大等一系列因素後,《車用氫能產業藍皮書(2020)》指出:我國車用氫能產業,正在完成從技術研發為主向示範和產業化推進的轉變,逐步進入關鍵時期。
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表示,當前,中國氫能燃料電池產業發展進入了一個關鍵的階段。他説:“現在車用的氫能燃料電池產業、燃料電池技術,這兩年都取得了很重要的突破,燃料電池的產業鏈基本上建立。”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汽車產業處負責人劉珂透露,四川正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推動氫能產業進一步加快發展。
“四川和重慶正攜手積極打造成渝‘氫走廊’。”劉珂介紹,目前兩地正在積極進行推動,“兩地將在在成渝地區沿線,對加氫站等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性的佈局建設,進行包括燃料電池電堆,以及加氫、儲氫、制氫、運氫這樣一系列的全產業鏈的整合”,同時,兩地還會考慮開通氫燃料電池的城際客車和物流示範線路,並將積極共同申請國家級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示範運用項目。
亟需進一步加強技術研究和市場拓展
儘管機遇很多,氫能產業同樣也存在着明顯的挑戰。
“車載儲氫裝置成本還是比燃料電池高,儲氫、運氫、加氫等技術還相對不夠理想,等等。在氫能產業上,我們其實還面臨很多技術挑戰和成本的挑戰。”歐陽明高表示,氫能是個很複雜的產業鏈條、技術非常複雜。
歐陽明高認為,關於氫能的產業研究、技術研究都需要進一步深化,這樣,才能“提高產業化和商業化的競爭力”。
“氫能產業的標準化建設,需要更加重視。”全國氫能標準化委員會主任馬林聰表示,目前,全國20多個省、46多個城市都已在開始鋪墊關於氫產業的戰略規劃,更有100多項地方政策出台。
在熱度之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戴彥德研究員則提醒要警惕氫能產業“過熱”。“氫能目前從全國來看,是大熱,很多地方都在搞。”他特別提醒説,對氫能應冷靜思考,理性對待,防止投資過熱。
目前,國內很多地方發展氫能產業,仍多依賴政策,市場化拓展相對不足——這,引起了《車用氫能產業藍皮書(2020)》的注意。
“要以市場化為導向目標,開展相應的應用,不要過多依賴於政策。”該藍皮書指出:要堅持開放協調、有序推進,將全國優勢企業組成一個產業鏈大的循環,這樣更有利於產業的發展。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繫電話028-86968276】